归顺自然看淡世俗与生死.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归顺自然看淡世俗与生死   第十六章   【本经】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臆解】   消除所有欲念,达到虚空的极致,保持内心平静,守神归一,透过世间万物生发的表象,我观察到它们回环往复的运行规律。草木初生,叶绿花繁,最终又都枯萎凋零,各自回归于本根。叶落归根可以视为寂静,这种寂静也便是回归到生命的初始状态,万物最终回归生命静寂的初始状态即是永恒,懂得这永恒的自然法则才可以称为明道。不懂得生命的这种永恒法则,轻举妄动,胡作非为,最终就会导致灾祸降临。一个人只有真正明白了生命及其法则,才能做到胸怀宽广,顺其自然地无所不包容;心广而能容,才能明辨是非与高下,做到公正而无所偏私;公正无私者,才能治身与正人如一,得到民众的拥护,乃至于成为天下之王;君临天下,依然能做到正德修身,才能与天地相通相融;达到天人合一之境,则德亦与天地相合,内心淡定至于虚无之极致,这才算是得道;化道于心,融身于道,穷极虚无,那便是永恒之境;有容而后能公、能王、能天、合道,四者齐备,则可谓生命与天地齐同,就算身形寂灭亦无危殆。   【评说】   说到“没身不殆”,一般世人会心存疑虑:那怎么可能?甚至于会把它当作是胡言乱语。可另一方面,后世的道教信徒却是深信不疑,并且缘于这一点而求所谓长生不老之术。自先秦以来,历代都有所谓炼丹之士,以为炼得仙丹就可进入极乐仙境。这两种态度,其实都误解了老子,与老子的思想本意相去甚远。这里,老子要表明的是什么观点呢?人,只有透彻地了解了生命,穷极虚无,才能顺其自然地生活,无妄见,无妄言,无妄行,才能把生死看开看淡,生则生,死则死;把得失看轻看透,得则得,失则失。如此,则生有何欢,死有何惧?则得有何喜,失有何悲?很显然,这里讲的是修心养性,很多人都可以做到,不是那些无知的道教徒们所孜孜以求的修身之术。《庄子?养生主》里记载: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而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來,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順也。安时而处順,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之是帝之悬解。”无论生死,皆视为自然,如此超脱,才可谓深得老子思想精髓。   第十七章   【本经】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臆解】   君主与民众之间的关系,有如下几个层次:最好的,也即是社会政治最清明理想的时候,君主“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百姓仅知道有君主的存在,视君主如常人,非神亦非仇;其次,君主有所施为,其德可见,恩惠可以称道,所以百姓拥戴并赞颂他;再其次,君主以威治国,以刑罚统驭天下,百姓便有所畏惧并敬而远之;最坏的,君主无德失威,百姓就会轻慢他,甚至在心里咒骂他。君主不能取信于天下,百姓也就不以诚心侍奉君主。要慎重啊,作为君主,一言一行都不可以随便。功业成就了,百姓无需感念君主的功德,都认为那是自然的事情,这才是君主与百姓同心同德的理想政治社会。   【评说】   对于“太上下知有之”的那种理想政治社会,我不敢向往,或许,只有让人类回归到原始状态,才有可能出现吧。因为人性便是这样:没有谁不喜欢听赞扬的话,没有谁不想得到他人的敬重。我自己也不例外,尽管也知道,那些其实于我并无益处。那么,就让我们一起祈求“其次亲而誉之”的社会的到来,让我们拥有值得亲爱并赞颂的领袖吧。作为国家最高领导者,也不妨想想,我能让天下百姓“亲而誉之”么?如果不能,可否思考一下,应该再做些什么或是不应该做什么?   第十八章   【本经】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臆解】   自然的大道不能通行于天下,人们便开始倡导仁义;智慧被世人认同,虚伪与奸诈也就相伴而来;父子、兄弟、夫妇之间不和睦,人们才想到以孝慈来维系社会关系;社会混乱,政局动荡的时候,便有忠义之士出来匡正除邪。   【评说】   端坐在书桌前,闭上双目,清除世俗杂念,让我们回到太古时候吧:原野里,草木生发,各种动物杂然相处,遵循着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然各取之有度,无损于自然的平衡。作为其间的一个群体,人类亦遵守这一法则,有所获而生则幸,被捕获而死亦为常事。父子相承,母子相亲,兄弟相和,夫妇相顺,一切皆来得自然,无任何造作与伪饰,天下无所谓君主与政治,各相安守,太平无事。当此之时,何来仁义与孝慈之说?哪里需要智慧

文档评论(0)

gmomo-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