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概述 (一)定义: 痢疾是因外感时邪疫毒,内伤饮食而致邪蕴肠腑,气血壅滞,传导失司,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赤白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具有传染性的外感疾病。 东晋葛洪以“痢”称本病,区别于一般泄泻,为后世医家所接受。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称本病为“滞下”。 宋严用和《济生方》正式启用“痢疾”病名。 证候特征 痢疾为外感传染疾病,典型痢疾是以腹 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赤白脓血便等为主症。危重者常在泻痢未出现之前,即有高热、神疲、面灰、肢冷以致昏迷抽搐。部分可呈慢性迁延状态,病程可长达数年反复不愈。 病因病机 (一)病因 1、外感暑、湿、热之邪;疫毒之气。 2、误食不洁食物;或过食肥甘厚味, 生冷瓜果,损伤脾胃。 诊断 (一)病史 1、饮食不洁史; 2、有与痢疾病人接触史。 (二)典型的临床表现: 腹痛、泄泻、大便里急后重,排赤白脓血便。小孩有高热、神疲、四肢厥冷,面色青灰,呼吸浅表,神昏惊厥,要高度考虑为疫毒痢。 鉴别诊断 痢疾与泄泻 1.相同之处:皆为外感时邪内伤饮食而发病,都有腹痛大便次数增多。 2.病机:痢疾肠有壅滞之邪与凝滞之气血相绞而成滞下之证,泄泻脾胃运化失常,清浊不分,传导失职升降失调 3.临床表现:痢疾下利赤白脓血,里急后重,下利不爽。泄泻大便溏薄,或如清水泻下爽利,完谷不化,甚或滑脱不禁。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痢色 痢下白色,或为粘冻,或涕液状者,一般属寒,属病在气分,病较浅。 痢下赤色,或纯血鲜红者,一般属热、 属火、属血,病较深。 痢下赤白相兼者,一般属热者多,为气血俱受邪,深浅皆及。 赤白相兼如鱼脑(脓血状)者属热,而赤少白多者可属寒。 痢下紫黑色,为瘀血;痢下深黄,秽臭为热;痢下浅淡而不甚臭为寒。 3.下痢,噤口不食,到口即吐,勺水难饮,精神萎顿,或见呃逆者,为胃气将败。 4.下痢不止,脓血阵阵下,神萎倦卧,手足厥冷,身冷自汗,气急息微,脉微欲绝,为阳气将脱。 (三)分证论治 1、湿热痢 症状:腹痛阵阵,痛而拒按,痢下赤白 脓血,腥臭,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少,舌红,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 清肠化湿导滞,调气行血。 “调气则后重自除,行血则便脓自愈”(刘河间) 方药: 芍药汤: 黄芩、黄连、芍药、当归、甘草、木香、槟榔、大黄、金银花、肉桂。 临证加减 若食积化热,痢下不爽,腹痛拒按者,可加用枳实导滞丸行气导滞,泻热止痢,乃通因通用之法。 痢疾初起,若兼见表证,恶寒发热,头身痛者,可用解表法,用荆防败毒散,解表举陷,逆流挽舟. 如表邪未解,里热已盛,症见身热汗出,脉象急促者,则用葛根芩连汤表里双解。 治法: 清热解毒,凉血。 方药: 白头翁汤合芍药汤 临证加减 神昏谵语,甚则痉厥,舌质红,苔黄糙,脉细数,属热毒深入营血,神昏高热者,用犀角地黄汤、紫雪丹以清营凉血开窍。 症见面色苍白,汗出肢冷,唇舌紫黯,尿少,脉微欲绝者,应急服独参汤或参附汤,加用参麦注射液等以益气固脱。 治法: 温中燥湿,调气和血。 代表方:不换金正气散。 常用药:藿香、苍术、半夏、厚朴、炮姜、桂枝、陈皮、大枣、甘草、木香、枳实 。 临证加减 暑天感寒湿而痢者,可用藿香正气散加减,以祛暑散寒,化湿止痢。 湿邪较甚,痢下色白如胶冻,可用胃苓汤。 治法: 温补脾胃,收涩固脱。 方药: 代表方: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 临证加减 如痢久脾虚气陷,导致少气脱肛,可用补中益气汤加减以益气补中,升清举陷。 5.阴虚痢 症状:痢下赤白,日久不愈,脓血粘稠,或下鲜血,脐下灼痛,虚坐努责,食少,心烦口干,至夜转剧,舌红绛少津,苔腻或花剥,脉细数。 治法: 养阴和营,清肠化湿。 代表方:黄连阿胶汤合驻车丸。 常用药:黄连、黄芩、阿胶、芍药、甘草、当归、干姜、生地榆。 临证加减: ⑴如虚热灼津而见口渴,尿少,舌干者,可加沙参、石斛以养阴生律。 ⑵若见痢下血多者,可加丹皮、栀子、赤芍、墨旱莲、地榆炭以凉血止血。 ⑶若湿热未清,而见口苦、肛门灼热者,可加黄柏、秦皮以清解湿热。 治法: 温中清肠,佐以调气化滞。 方药: 代表方:连理汤。 用药:人参、白术、干姜、茯苓、甘草、黄连、枳实、木香、槟榔。 加减: ⑴发时湿热证候明显,可用芍药汤。 ⑵ 若脾阳虚极,肠中寒积不化,遇寒即发,症见下痢白冻,倦怠少食,舌淡苔白,脉沉者,用温脾汤加减以温中散寒,消积导滞。 ⑶若久痢不愈,累及于肾,兼见肾虚证候者,宜于补脾化滞中加入补肾之品。 ⑷若久痢顽固不愈,证见虚实夹杂、寒热并见者,可乌梅丸虚实兼顾,寒热并治。 ⑸休息痢若属于阿米巴痢,可用鸦胆子仁治疗,成人每次15粒,每天服3次,胶囊分装或用龙眼肉包裹,饭后服用,连服7~10天,可单独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风电叶片真空灌注工艺维修方案.docx
- 宁夏《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64_266-2018.pdf
- 2025年低压电工作业证理论考试笔试试题(500题)含答案.pdf VIP
- 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工作制度及流程(模板).pdf
- 摩登家庭台词剧本第一季第一集中英双语左右对照.pdf VIP
- 专题02 人物传记阅读(解析版)-2025-2026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分类训练(统编版2024).docx
- 2024年河南省安阳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docx VIP
- 学堂在线 日语与日本文化 期末考试答案.docx VIP
- 应急避难场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VIP
- 智慧树 知到 形势与政策(成都工业学院)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