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④ 分布在同一圆周上的螺栓数目,应便于在圆周上分度划线。在同一螺栓组中,螺栓的材料、直径和长度均应相同。 10.5.2 提高螺栓强度的措施 1.减少应力集中的影响 2.降低载荷变化量 3.避免附加弯曲应力 图10-16 减小应力集中的方法 图10-17 减低载荷变化量的方法 图10-18 螺栓的附加应力 图10-19 减小或避免弯曲应力的措施 性能等级(标记) 4 5 6 8 9 10 12 抗拉强度极限?bmin/MPa 510 (d=16~39) 520 (d=3~4,右同) 600 800 900 1040 1150 推荐材料 易切削钢 低碳钢或中碳钢 中碳钢,低、中碳合金钢,淬火并回火 相配螺栓的性能等级 3.6,4.6,4.8(d>16) 3.6,4.6,4.8,5.6,5.8 (d≤16) 6.8 8.8 8.8(d≥16~39);9.8(d≤16) 10.9 12.9 表10-5 螺母的性能等级(摘自GB3098.2—82) 10.3 螺纹联接的预紧和防松 10.3.1 预紧 在实用中,绝大多数螺纹联接在装配时都必须拧紧,使联接在承受工作载荷之前,预先受到力的作用,这个预加的作用力称为预紧力。 预紧的目的是增强联接的可靠性和紧密性,以防止受载后被联接件间出现缝隙或发生相对滑移,对于受拉螺栓联接,还可提高螺栓的疲劳强度,特别是对于像汽缸盖、管路凸缘、齿轮箱轴承盖等紧密性要求较高的螺纹联接,顶紧更为重要。但过大的预紧力会导致整个联接的结构尺寸增大,也会使联接件在装配或偶然过载时被拉断。 因此,为了保证联接所需要的预紧力,又不使联接件过载,对重要的螺纹联接,在装配时要控制预紧力。一般规定,拧紧后螺纹联接件的预紧力不得超过其材料屈服极限?s的80%。 图10-6 测力矩和定力矩扳手 10.3.2 防松 为了防止联接松脱,保证联接安全可靠,设计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松措施。 防松的根本问题在于防止螺纹副的相对转动。 防 松 方 法 结 构 形 式 特点和应用 对顶螺母 用两个螺母对顶着拧紧,使旋合螺纹间始终受到附加摩擦力的作用; 结构简单,但联接的高度尺寸和重量增大。适用于平稳、低速运转和重载的联接 弹簧垫圈 拧紧螺母后弹簧垫圈被压平,垫圈的弹性恢复力使螺纹副轴向压紧,同时垫圈斜口的尖端抵住螺母与被联接件的支承面,也有防松作用; 结构简单,应用方便,广泛用于一般的联接 尼龙圈锁紧螺母 尼龙圈锁紧螺母是利用螺母末端的尼龙圈箍紧螺栓,横向压紧螺纹来防松; 金属锁紧螺母是利用螺母末端椭圆口的弹性变形箍紧螺栓,横向压紧螺纹来防松; 结构简单,防松可靠,可多次拆装而不降低防松性能,适用于较重要防松螺母的联接 表10-6 螺纹联接常用的防松方法 直接锁住 开口销和槽形螺母 拧紧槽形螺母后,将开口销插入螺栓尾部小孔和螺母的槽内,再将销口的尾部分开,使螺母锁紧在螺栓上; 适用于有较大冲击、振动的高速机械中的联接 止动垫圈 将垫圈套入螺栓,并使其下弯的外舌放入被联接件的小槽中,再拧紧动螺母,最后将垫圈的另一边向上弯,使之和螺母的一边贴紧,此时垫片约束螺母而自身又约束在被联接件上(螺栓应另有约束); 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防松可靠 串联钢丝 用低碳钢丝穿入各螺钉头部的孔内,将各螺钉串联起来,使其相互约束,使用时必须注意钢丝的穿入方向; 适用于螺钉组联接,防松可靠,但装拆不方便 防 松 方 法 结 构 形 式 特点和应用 续表 防 松 方 法 结 构 形 式 特点和应用 破坏螺纹副运动关系 冲点 螺母拧紧后,在螺栓末端与螺母的旋合缝处冲点或焊接来防松; 防松可靠,但拆卸后联接不能重复使用,适用于不需拆卸的特殊联接 焊住 粘合 在旋合的螺纹间涂以粘接剂,使螺纹副紧密粘合; 防松可靠,且有密封作用 续表 10.4 螺栓的强度计算 10.4.1 普通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 1.松螺栓联接 图10-7 起重滑轮的松螺栓联接 设计公式为: 2.紧螺栓联接 (1)受横向工作载荷的紧螺栓联接 图10-8 只受预紧力的紧螺栓联接 螺栓的强度条件为 对于M10~M68的普通螺纹,?T≈0.5?,因此 由此可见,扭切应力对强度的影响在数学式上表现为将轴向拉应力增大30%,即 设计公式为 (2)受轴向工作载荷的紧螺栓联接 联 接 性 质 残余预紧力F的推荐值 紧固联接 F无变化 (0.2~0.6)F F有变化 (0.6~1.0)F 紧密联接 (1.5~1.8)F 地脚螺栓联接 ≥F 表10-7 残余预紧力F的推荐值 螺栓的强度校核与设计计算式分别为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