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篇:是什么 基本认识 【三支一扶】即指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其根本宗旨在于促进基层社会事业发展。2013年上海市宝山区、崇明县、奉贤区、嘉定区、金山区、闵行区、浦东新区、青浦区、松江区共招考415名毕业生投身“三支一扶”工作。 【到村任职】即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农村担任相关职务。2013年,上海市9区县共计划招考149名毕业生到村任职,任职岗位为“村党组织书记(村主任)助理”。 招募对象 招募流程 第二篇:考什么 考试科目 三支一扶——科目:《综合知识》 ——时限:90分钟 ——分数:100分 到村任职——科目:《综合知识和能力》 ——时限:120分钟 ——分数:150分 试卷内容: 1.中国国情、上海市市情。 2.时事政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十二五”发展规划、十八大报告等)。 3.有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 4.当前农村基层重要政策和群众广泛关注的问题。 考试题型 判断题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第三篇:怎么考 总体指导 试题涉及面广,解题技巧淡化, 主要应抓住两点: 第一,平时注意对知识的积累,考前进行针对性的复习和强化训练。 第二,作答时要认真细致地阅读题干和备选项,防止错选。 成就 相关知识 一、经济总量 1、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 2、2011年GDP增长9.2%,2012年GDP增速7.8%。人均GDP破五千美元。 3、外汇储备规模连续六年稳居世界第一位。 二、产业结构 1、农业:“三农”的实际投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大关。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 2、第二产业: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 3、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1.1%。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上升到43.1%。 三、危机 石油、铁矿石、钾盐等主要矿种的对外依存度超过50%。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黎族同胞说:“我们每年举行盛大的赛马会” B.朝鲜族同胞说:“我们种的莲雾又获得丰收” C.傣族同胞说:“泼水节是我们传统的盛大节日” D.高山族同胞说:“我们用青稞酒招待远方来客” 【C】 我国民族关系中的“三个离不开”是指( ) A.少数民族的发展离不开自身的努力,离不开发达地区的帮助,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 B.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C.民族关系的和谐离不开经济发展,离不开民族政策教育,离不开法制建设 D.各民族的团结离不开共同繁荣,离不开共同发展,离不开共同进步 【B】 “西部大开发战略”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C.保证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 D.重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B】 相关知识 一、人口状况 中国各民族的人口分布呈现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西南和西北是少数民族分布最集中的两个区域。中国民族成分最多的是云南省,有25个民族。 少数民族占全部人口的8.49%。壮族是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人口在1000万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壮族和满族。 二、民族政策 1.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上海市市情 历史沿革 上海简称“沪”,别称“申”。6000年前,现今上海的西部即已成陆,东部地区成陆也已2000多年。相传春秋战国时期,上海曾是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邑,故上海别称为“申”。公元四、五世纪,松江(现苏州河)及滨海一带先民多以捕鱼为生,所用的竹编捕鱼工具为“扈”,其时称江河入海处为“渎”,故松江下游一带称为“扈渎”,后改“扈”为“沪”,上海的简称即由此出。 公元 751年(唐天宝十年),唐朝在今上海松江区设置华亭县。公元 991年(宋淳化二年),因松江上游淤浅,海岸线东移,大船出入不便,改为停泊松江的支流“上海浦”(今外滩至十六铺附近的黄浦江),并在上海浦西岸设置市镇,定名上海镇。公元1260-1274年(南宋景定、咸淳年间),上海镇崛起为沿海的重要商港。公元1292年(元至元二十九年),上海正式设县。此为上海建城之始。 16世纪(明代中叶),上海逐渐成为全国棉纺织手工业中心。公元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为适应对外贸易需要,清政府在已有20万人规模的上海设立海关。鸦片战争后,作为中国重要的通商口岸之一,上海被外国列强列入势力范围,逐渐由一座东南名邑变成工商业畸形发展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城市。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掀开了城市发展的新的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