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需求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docVIP

三大需求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 三大需求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 学院: 安徽财经大学商学院 班级: 093财务管理一班 小组成员: 査莉莉(学号:20093069021) 罗翔(学号:20093069022) 三大需求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 摘要:消费、投资和净出口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而经济增长又与三大需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采用 1978年至 2009 年的统计数据,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三大需求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有利于我们深入考察宏观经济政策的实际应用效果。 关键字:三大需求;经济增长;宏观经济政策 引言 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的持续增加。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总量的增长,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增长的标志。它构成了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而深入考察宏观经济政策的实际应用效果对于经济增长乃至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影响国内生产总值的因素分为内生因素(最终消费和资本形成总额)和外生因素(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分别进行分析。 二、模型设定及数据说明 1、模型设定 按支出法统计的GDP是从需求角度衡量经济发展的总量指标,它由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三部分构成,其公式为: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固定资本投资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通过对数据观察,根据搜集的1978年至 2009 年的统计数据,建立模型。其模型表达式为: Yt=α+β1X1i+β2X2i+β3X3i+μi (i=1,2,3) (1) 其中,Yt表示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X1i表示最终消费支出,X2i表示资本形成总额,X3i表示货物和服务净出口,μi表示随机扰动项,α,β1,β2,β3表示待估参数,i表示样本期数。 2、数据说明 表1 (本表按当年价格计算) 单位:亿元 年 份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 最终消费 支 出 资本形成 总 额 货物和服务 净 出 口 1978 3605.6 2239.1 1377.9 -11.4 1979 4092.6 2633.7 1478.9 -20 1980 4592.9 3007.9 1599.7 -14.7 1981 5008.8 3361.5 1630.2 17.1 1982 5590 3714.8 1784.2 91 1983 6216.2 4126.4 2039 50.8 1984 7362.7 4846.3 2515.1 1.3 1985 9076.7 5986.3 3457.5 -367.1 1986 10508.5 6821.8 3941.9 -255.2 1987 12277.4 7804.6 4462 10.8 1988 15388.6 9839.5 5700.2 -151.1 1989 17311.3 11164.2 6332.7 -185.6 1990 19347.8 12090.5 6747 510.3 1991 22577.4 14091.9 7868 617.5 1992 27565.2 17203.3 10086.3 275.6 1993 36938.1 21899.9 15717.7 -679.5 1994 50217.4 29242.2 20341.1 634.1 1995 63216.9 36748.2 25470.1 998.6 1996 74163.6 43919.5 28784.9 1459.2 1997 81658.5 48140.6 29968 3549.9 1998 86531.6 51588.2 31314.2 3629.2 1999 91125 55636.9 32951.5 2536.6 2000 98749 61516 34842.8 2390.2 2001 109028 66933.9 39769.4 2324.7 2002 120475.6 71816.5 45565 3094.1 2003 136634.8 77685.5 55963 2986.3 2004 160800.1 87552.6 69168.4 4079.1 2005 187131.2 99051.3 77856.8 10223.1 2006 222240 112631.9 92954.1 16654 2007 265833.9 131510.1 110943.2 23380.6 2008 314901.3 152346.6 138325.3 24229.4 2009 345023.6 165526.8 164463.5 15033.3 附:数据摘自国家统计局 3、初步回归与参数估计 图 1 因此,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