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10大著名酱园(二)
临清济美酱园
山东临清济美酱园创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初始规模很小,后来不断发展,清代末年已拥有千口大缸。民国初期,济美酱园与北京的“六必居”、保定的“槐茂”、济宁的“玉堂”,并称为“江北四大酱园”。相传,清乾隆帝乘船沿运河南下,曾在临清凤凰岭下船。地方官员把济美酱园制作的红豆腐乳献上,深得赏识,当下朱批红豆腐乳为进朝贡品。
进京腐乳是济美酱园的传统产品,以当年优质大豆为原料,经浸泡、过滤、煮浆等十几道工序制成,滋味鲜美、咸淡适口、质地细腻,表面呈枣红色、内为杏黄色,具有腐乳特有香气,颇受欢迎。甜酱瓜是济美酱园的另一传统产品,1920年即出口日本,1935年在南京国货博览会上获奖。
广州致美斋
广州致美斋酱园相传建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创始人刘老板在广州有名的城隍庙对面(今广州市文德路与中山四路交汇处)创办了广州现存的第一间酱园。因以“用水致纯,工艺致正,酱品致香,待客致诚,味道致美”为经营宗旨,故将酱园取名为“致美斋”,经营酱油、甜醋、油、糖等调味品。
清朝末年,致美斋已初具规模,拥有文德路前店铺后工场及光塔街工场、小市街分栈等场店。清朝盛期,“致美斋”与北京“六必居”、上海“冠生园”、长沙“九如斋”并称为“中国四大酱园”。致美斋经营者深谙招牌知名度的奥妙,其特色产品如小磨麻油、添丁甜醋、天顶抽等与招牌“致美斋”一起,将其产品冠以字号,改以特有名称,以扩大销路。
老广州都知道,致美斋酱园可谓“未到其门,先嗅其香”。以前,在致美斋门口正右边,总看见一对石磨在缓缓转动,流出金黄色的麻油和咖啡色的麻酱,散发出阵阵的扑鼻浓香,加上酱油的醇香、猪脚姜的醋香、凉果的甜香,确令行者驻步、路人垂涎。致美斋著名的添丁甜醋也是南粤产妇的必需品。三乡四邑人家,凡有孕妇,也多向致美斋购买。
致美斋调味品在选料和制作上都较为讲究,如小磨麻油一定用饱满纯正的芝麻,添丁甜醋一定选用立秋前的嫩姜作姜胆,嘉味油榄一定选用增城乌榄。操作时严格把好质量关,如天顶抽要求味鲜、色浓、体凝、醇香,操作规程一丝不苟。致美斋亦很注重产品的广告宣传,一些名牌产品制成后都打上招牌标志,一为证明产品正宗,二为宣传招牌字号。
1958年,广州市整合致美斋等数十个调味品生产工场,在广州市北部三元里沙涌北建厂生产,取名“越秀区酱料加工厂”,后改名为“广州调味食品四厂”,1983年正名为“广州市致美斋食品厂”,1992年更名为“广州致美斋食品有限公司”,主营酱油、蚝油、食醋、调味酱、调味汁、调味粉等200多个规格品种。其拳头产品为酱油,“镇店之宝”天顶头抽是目前国内屈指可数的优质酱油。
1996年致美斋被授予“中华老字号”、“广东省著名商标”,先后获得“全国酱油10强企业”、“中国调味品著名名牌企业20强”等荣誉称号。2012年,“致美斋广式调味品制作技艺”被认定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长沙九如斋
“九如斋”为中国四大酱园之一,由饶菊生始创于1915年,原址八角亭。其店名出自于《诗?小雅?天保》中“天保九如”,为祝颂福寿延绵之美意。1993年被评为“中华老字号”企业。
九如斋素以选料考究、工序严谨、制作精良、质量上乘而著称,主打产品有中西糕点、卤腊制品、菌油等不少传统产品,均为长沙市民首选。鼎盛时期的九如斋应市的品种多达2000余种,包括南货、海味、罐头、饼干、腊味、蜜饯、酱油、酱菜、调味品等。九如斋的自制罐头,首先是从辣椒油开始。
辣椒必选宝庆(邵阳)椒,摘蒂、烘干、碾碎、筛籽后,淋入熬炼成熟并冷却的茶油,配以芝麻酱,注入上等酱油,最后掺入小麻油,充分拌匀后装罐。
至今,不少中老年长沙市民对九如斋的菌油、牛奶法饼、辣椒油、五香牛肉干等如数家珍。
扬州三和酱园
扬州酱菜在清代被列为宫廷御膳小菜。解放前,扬州就有100多家酱坊,多为前店后作,家家有高招,其中尤以“三和”、“四美”为最。“三和”由三股东创立,取意松竹梅岁寒三友,又指酱菜色、香、味皆美;“四美”本是清初一秀才起名,借用《滕王阁序》中“四美具,二难并”之句,过后请教老板:“是否就是《牡丹亭》中的美景、良辰、赏心、乐事”,一食客插嘴说:“鲜、甜、脆、嫩,天下无匹”,寓意酱菜四大特色。
三和的三个股东中,大股东叫梁典成,三人收益按股分红。1930年,三和酱菜公司在当时上海的主流媒体《申报》、《新闻报》上介绍三和酱菜,成为扬州最早通过平面媒体进行宣传的企业。之后,三和酱菜公司还在宣传形式上不断翻新,专门撰写一些小品文、评论、新闻报道等宣传三和酱菜。他们还将这些报纸集中起来配上镜框,悬挂在各分店的店堂里,向顾客宣传展示。通过宣传展示,三和的市场很快就扩大到江浙其他地区,不仅在扬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