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宁安铁路xx河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简介:
1、工程概况
新建宁安铁路xx段内xx河特大桥线下工程,起点里程DK147+915.66,终点里程DK156+006.10。全桥长8090.45m.孔跨布置为4-32m简支梁+1-24m简支梁+29-32m简支梁+2-24m简支梁+26-32m简支梁+(32+48+32)m连续梁+2-32m简支梁+3-24m简支梁+36-32m简支梁+1-24m简支梁+25-32m简支梁+(48+80+48)m连续梁+33-32m简支梁+2-24m简支梁+13-32m简支梁+2-24m简支梁+62-32m简支梁。xx河特大桥在DK142+720处跨越一个水塘。在DK148+455~DK148+475处跨越一俩栋厂房,DK150+175~DK150+195、DK150+210~DK150+220、DK150+250~DK150+260、DK151+590~DK151+595、DK153+120~DK153+260、DK154+155~DK154+300处跨越住房,在DK150+000处跨越新桥河,在DK152+300处跨越xx河河。
2、设计技术标准:
设计技术标准见下表
主要技术标准表
序号
项目名称
技术指标
备注
1
铁路等级
客运专线
2
正线数目
双线
3
限制坡度
12‰,局部地段20‰
4
闭塞类型
自动闭塞
5
最小曲线半径
3500m
6
牵引种类
电力
7
机车类型
动车组、SS系列
8
到发线有效长度
650m
9
设计时速
200km/h以上
10
列车运行方式
自动控制
11
行车指挥方式
综合调度集中
12
线间距
4.6m
3、主要工程量
主要工程数量
单位工程名称
单位
工程量
xx河特大桥
延长米\座
8090.5\1
Ⅰ.建筑工程费
延长米
8090.5
1.基础
圬工方
72123.2
(2)承台
圬工方
30727.1
①混凝土
圬工方
30727.1
②钢筋
吨
1339.1
③混凝土冷却管
吨
0.47
(5)钻孔桩
米
56791.2
①陆上
米\圬工方
56791.2\41396.1
2.墩台
圬工方
35965.2
(1)混凝土
圬工方
35965.2
(2)钢筋
吨
2047.9
6.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
延长米
290.4
(1)(32+48+32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悬浇)
联\延长米
1\113.1
(3)(48+80+48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悬浇)
联\延长米
1\177.3
(3)盆式橡胶支座
个
980
②连续梁支座
个\延长米
16\290.4
A.(32+48+32m)梁支座
个\联
8\1
C.(48+80+48m)梁支座
个\联
8\1
15.桥面系
延长米
8090.5
(1)混凝土梁桥面系
延长米
7800.1
⑶连续梁桥面系
延长米
290.4
A.(32+48+32m)连续梁桥面系
延长米
113.1
C.(48+80+48m)连续梁桥面系
延长米
177.3
16.附属工程
延长米
8090.5
(1)土方
立方米
35942.4
(3)干砌石
立方米
25.6
(4)浆砌石
圬工方
5119.1
(5)混凝土
圬工方
8.6
(7)台后及锥体填筑
立方米
570.2
17.基础施工辅助设施
延长米
8090.5
二、自然、地理条件
1、地形、地貌以及地质特征
一级阶地、岗地及坳谷区,区间跨新桥河、xx河,一级阶地表层为alQ4粉质粘土、黏土,褐黄色,软~硬塑,厚约2~9m,б0=50~180 Kpa(Ⅱ);alQ4淤泥质粉质粘土,灰黑色,含有机质,流塑,厚约4~9m,局部分部,б0=50~80 Kpa(Ⅱ);局部下部有细圆砾土层,褐黄色,饱和中密,厚约0~9m,б0=300~400 Kpa(Ⅲ);下伏基岩为T2bl中厚层砂岩,T3h紫色粉砂质泥岩、粉砂岩;全风化~弱风化,б0=250~800 Kpa(Ⅲ~Ⅴ);坳谷区表层地层为al+plQ4粉质粘土,局部夹碎石,褐黄色软~硬塑,厚约5~>6m,б0=50~150 Kpa(Ⅱ);局部夹薄层的淤泥质粉质黏土(Ⅱ);下伏基岩为T3h紫色粉砂质泥岩、粉砂岩,全风化~弱风化,б0=250~600 Kpa(Ⅲ~Ⅴ),岗地区,地层为el+dlQ3黏土,褐黄色,含铁锰质结核,软塑~硬塑,厚约1~16m,б0=150~200 Kpa(Ⅱ~Ⅲ);下伏基岩为T2bl中厚层灰岩、T3h紫色粉砂质泥岩、粉砂岩,;全风化~弱风化,б0=250~800 Kpa(Ⅲ~Ⅴ)。
2、特殊地质
本线软土主要为冲积、洪积形成,岩性为软黏性土、淤泥质粘性土夹薄层粉砂,局部为淤泥,厚8~35m,软土为本线主要特殊地质之一,分布范围较广。主要分布于沿线冲积平原、一级阶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