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体积混凝土筏板基础施工总结
80年代以来,在全国大中城市相继建造出了一批高层建筑和高耸构筑物。这些建筑物的基础,大部分采用了大体积混凝土,以达到承受上部结构荷载及地下防水、防爆的目的。这些大体积混凝土具有以下特点:
混凝土设计强度较高,单方混凝土用水泥量较多,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部温度较一般混凝土要高得多。
混凝土结构断面内配筋较多,整体性要求较高。
基础结构大多埋置在地下,虽然受外界温度变化影响较小,但长时间浸泡在潮湿、压力水较高的环境,要求抗渗性高。
因此,如何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和温度变形而造成的裂缝,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抗裂和抗侵蚀性能,是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医院病房***大楼工程地下一层,地上十六层,总高度68.4m。该工程基础类型同样选择了大体积混凝土筏板基础,基础长75m、宽31.5m、厚1.6m,混凝土强度C40,抗渗等级P8。在施工中,我们把以往工程的先进经验与该工程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在施工设计、施工技术、施工组织管理上,制定了一套较成功的施工方案,现作简单介绍如下:
一、在施工设计上,为改善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外约束条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措施。
筏板基础75m长,31.5m宽,1.6m厚,为防止筏板基础超长引起的收缩裂缝,在平行于短边方向对称留设两条后浇带。
在大体积混凝土下部,设计强度较低的水泥砂浆滑移层,防止大体积混凝土与地基或强度高的基层浇筑在一起,受温度影响而产生外部约束力,从而避免了由内外部约束应力导致的混凝土裂缝。
掺入适量的微膨胀剂(UEA-D),使混凝土得到补偿收缩,减少混凝土受温度影响产生变形应力。
二、在施工技术上,从选料、配合比设计、施工方法、测温、养护等采取一些综合性的措施,有效的克服了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
选料
⑴水泥
尽量选用水化热低、安定性好的水泥,即矿渣水泥、火山灰质水泥、粉煤灰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等。并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水泥用量,以降低水泥的水化热。水泥必须满足强度和安定性等要求,严禁使用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量大,水泥用量多,水泥供应难以作到按施工要求的品种、标号一次进场,因此要加强水泥进场的检验和试配工作。
⑵粗骨料
采取连续级配或合理的掺配比例,其最大粒径不得大于钢筋净距的3/4。采用泵送混凝土时,为提高混凝土的可泵性和控制增加水泥用量,可参下表选用:
泵送混凝土粗骨料最大粒径(mm)
管道直径
100
125
150
碎石
25
30
40
碎石不得含有有机杂质,其含泥量≤0.5%,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办法》JGJ53的规定。
⑶细骨料
选用中砂,含泥量≤2%,细度模数以2.6~2.8控制。细砂以0.3mm筛孔的通过率为15~30%,0.15mm筛孔的通过率为5~10%。骨料中不得含有有机杂质,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办法》JGJ52的规定。
⑷掺合料
为减少水泥用量,掺入水泥用量的15%左右的粉煤灰取代水泥(通过试验确定)。粉煤灰质量应符合《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等的规定。其烧失量应≤8%,SO3应≤3%,SiO2应≥40%,并应对水泥无不良反应。
⑸外加剂
为满足和易性和减缓水泥早期水化热发热量,延长水泥初凝前的硬化时间,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缓凝型减水剂。为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UEA-D膨胀型防水剂(按设计要求)。
⑹施工用水
混凝土搅拌用水采用饮用水,采用其他水源时,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
配合比设计
⑴根据采用的材料通过试配确定,水灰比应≤0.6,砂率应控制在0.33~0.37(泵送时宜为0.4~0.45),塌落度应控制在3~5 cm (现场搅拌混凝土)、14~16cm(泵送混凝土)。塌落度应通过调整砂率和掺用减水剂解决,严禁在现场随意加水以增大其塌落度。
⑵配合比设计步骤按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的有关规定,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增大骨料、掺合料用量,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灰比,从而降低混凝土水化热。
施工方法
⑴混凝土的配制
配制时严格掌握各种原材料的配合比,其重量允许误差为:水泥、外掺合料±2%;粗细骨料±3%;水、外加剂溶液±2%。混凝土的搅拌时间:自全部搅拌料装入搅拌筒内到卸料止,一般不小于1.5~2min。为降低混凝土搅拌温度,达到降低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的效果,根据温度计算,在蓄水罐内加入适当的冰块来降低水温。
⑵后浇带的留置与处理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合理的分块不仅可以减轻约束作用、缩小约束范围,同时也可利用浇筑块的层面进行散热,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并且可以满足绑扎钢筋、预埋螺栓、测温导线布设等工序的操作需要。后浇带的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