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pptVIP

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2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设悬导入 1872年,陈启沅的继昌隆缫丝厂的出现,宣告了中国民族工业的诞生。夹缝中生存的恶劣环境,注定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必定是步履维艰:一方面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外国资本;另一方面还要寻求本国官府的庇护。民国之前的经历是如此,民国建立后,民族工业面临的又将是怎样的发展空间呢? 1. 黄金时期出现的原因 ①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 的经济侵略。 ②民国建立,提高了资产阶级地位,实行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 。 ③实业团体的带动。 ④政府倡导用国货。 ⑤群众的反帝爱国斗争。 空前发展——黄金时期 轻工业迅速发展 重工业一定程度发展 代表人物:范旭东 课堂置疑4 影响中国民族工业的因素有哪些? ▲阅读第三框题内容,解决以下的问题: 2、“第一座大山”利用什么方法带给中国工业压力? 3、“第二座大山”形成怎样的局面?代表人物是哪 些? 4、“第三座大山”实行什么政策把资本渗透到民族工业中去?统购统销和专卖制度的特点是? 1、中国民族资本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三座大山? 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 民族资本主义 材料: 1920年和1921年福新新建的七厂、八厂都是七八层楼高的大型面粉厂。帝国主义势力害怕两厂建成不利于外粉的进口,曾对两厂建设多方挑剔。英美烟草公司对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打击更是无所不用其极,如削价竞争、控制代理上号、破坏南洋信誉、诬告南洋为日籍资本等等。1914、1917年还两次提出收买南洋,并公然威胁说,“如不同意,则将采取其他手段对付”。试问:在海关、财政、金融、矿冶、铁路、电力、航运、对外贸易等等都受到帝国主义控制与操纵的情况下,中国民族工业还有多少活路? 请思考: 帝国主义如何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 跌价竞争、特权等卑劣手段 1.帝国主义的阻碍: 20世纪20年代上海南洋兄弟烟草公司 * * * * 温故知新 1.中国民族资本的初步发展在什么时候? 2.中国民族工业在夹缝中步履维艰的原因? ▲阅读第一框题内容,解决以下的问题: 1、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指什么时候? 2、民族工业“黄金时代”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3、中国民族工业中发展迅速的是什么工业? 4、新兴的民族工业是什么?企业家代表是谁? 1912年到1937年, 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民族工业“黄金时代”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课堂置疑1 20世纪初,中国商店贴出的标语。 中国近代化工厂的成长(1895—1920) 500,620 330,824 182,603(其中官办 175,312) 资本(千元) 1,759 698 108(其中官办 31) 工厂数 1920年前 1913年前 1895年前   ——摘自郑会欣《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经济转型及其内在原因》 2.黄金时期的表现 侯德榜 范旭东 中国早期的永利碱厂 永利制碱公司,1917年由范旭东创设于塘沽,侯德榜为总工程师;1934年改名为永利化学工业公司,为中国旧时最大的私营制碱企业。 通过观察下表思考为什么当时大量民间资本投资于轻工业而不是重工业? 课堂置疑 2: 卷烟、火柴、造纸、榨油、食品等行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出现了一批著名的实业家,也出现了一些名牌产品。重工业中的电力、钢铁等部门也有起色。 其他行业 上海 南 仅大战期间新建厂不下百十家。所产面粉除国内自销外,还大量出口欧亚许多国家。1915-1921年间,中国面粉每年出超100多万担。 哈尔滨 北 面粉业 上海、无锡、南通等地发展迅速。 南 以天津为中心。自1915年起陆续建立起一批纺织厂,最大厂家资本达350万元。青岛、济南、郑州等地也纷纷设厂。 北 纺 织 业 ▲阅读第二框题内容,解决以下的问题: 1、日本在沦陷区的经济政策是?该政策的实质? 2、日本侵华的主要目的是?采取了哪些方式? 二.日伪政权对沦陷区经济的破坏 1.目的:变占领区为军事和工业基地 是因侵略需要 2.政策:适地适产主义 3.方式:①②③ 实质: 将占领区经济完全纳入日本经济的体系之中。 ①对沦陷区工矿业进行掠夺和控制 (“军事管理”“委托经营”) ②控制和垄断占领区的金融和内外贸易, 实行物资管制制度 ③在沦陷区掠夺大量劳动力 日本从沦陷区掠夺大量物资 被日军抢夺的金库 被日本抓去作劳工的童工 在日本惨遭蹂躏的中国劳工 日军放火焚烧了中国招商局 刘连仁事件:山东省高密县(今高密市)的刘连仁,1944年9月被日军强行掳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i665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