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 简介
中国古代有‘四书五经‘,几与耶教有圣经、伊教有古兰经相似。如果说今日学
子不知‘四书五经‘为何物,恐怕会是件难堪的事。我们只要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必
然得提到‘四书五经‘。《四书五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思想的
核心载体,更是中国历史文化古籍中的宝典。儒家经典《四书五经》包含内容极其
广泛、深刻,她在世界文化史、思想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
《四书五经》翔实的记载了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最活跃时期的政治、军
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的史实资料及影响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孔孟重要哲学思想。
历代科兴选仕,试卷命题无他,必出自《四书五经》足见其对为官从政之道、为人
处世之道的重要程度。时至今日,《四书五经》所载内容及哲学思想仍对我们现代人
具有积极的意义和极强的参考价值。
《四书五经》在社会规范、人际交流,社会文化等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其影
响播于海内外,福荫子孙万代。
《四书五经》延续中华文化的千古名篇,人类文明的共同遗产。
一、四书——《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这四部著作的总称。
据称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曾参、子思、孔子、孟子,所以
称为《四子书》(也称《四子》),简称为《四书》。南宋光宗绍熙远年(1190 年),
当时著名理学家朱熹在福建漳州将《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汇集到一起,
作为一套经书刊刻问世。这位儒家大学者认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
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
“ ”
并曾说 《四子》,《六经》之阶梯 (《朱子语类》)朱熹著《四书章句集注》,具有划
时代意义。汉唐是《五经》时代,宋后是《四书》时代。
《四书五经》之《大学》:《大学》原本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
505— 434
刊印。传为孔子弟子曾参(前 前 )作。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
《大学》(与《中庸》),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甚至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
初学入德之门也”,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大学》从《礼记》中抽出来,
与《论语》、《孟子》、《中庸》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
之一。按朱熹和宋代另一位著名学者程颐的看法,《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
遗书,是儒学的人门读物。所以,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首。
《四书五经》之《中庸》:《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
独刊印。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史记·孔子世家》
称“子思作《中庸》”。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中庸》(与《大学》),至
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甚至认为《中庸》是“孔门传收授心法”,再到南宋朱熹继
承二程思想,便把《中庸》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大学》并
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从《中庸》和《孟子》
的基本观点来看,也大体上相同的。不过,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
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所以每篇方式已不同于《大学》,不是取正义开
头的两个字为题,而是撮取文章的中心内容为题了。
《四书五经》之《论语》:《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孔子(前
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创始人,
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
影响。《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论
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
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
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
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
出现。到汉代时,有《鲁论语》(20 篇)、《齐论语》(22 篇)、《古文论语》(21 篇)
三种《论语》版本流传。东汉末年,郑玄以《鲁论语》为底本,参考《齐论语》和
《古文论语》编校成一个新的本子,并加以注释。郑玄的注本流传后,《齐论语》和
《古文论语》便逐渐亡佚了。以后各代注释《论语》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