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题一 新文化运动的开始、内容与评价? 【探究讨论】 材料一 政治界虽经三次革命,而黑暗未尝稍减。其原因之小部分,则为三次革命,皆虎头蛇尾,未能充分以鲜血洗净旧污;其大部分,则为盘踞吾人精神界根深蒂固之伦理道德文学艺术诸端,莫不黑幕层张,垢污深积。……此单独政治革命所以于吾之社会,不生若何变化,不收若何效果也。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新青年》第2卷 材料二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 材料三 本杂志于国学则主以切实之功夫,为精确之研究……以见吾国文化,有可与日月争光之价值。……本杂志……以吾国文字,表西来之思想……吾国文字,自可适时达意,固无须更张其一定之文法,摧残其优美之形质也。 ——《学衡杂志简章》(1922年) 请分析: 1.材料一认为中国革命未能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除“政治革命”之外,陈独秀等知识分子提出什么主张?其旗帜是什么? 提示:(1)原因:三次革命都没有彻底摧毁封建制度;中国人在思想领域中封建意识根深蒂固。 (2)主张:进行思想解放运动。 (3)旗帜:民主与科学。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学衡派的主张与新文化运动的主张有何不同。 提示: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的同时,存在全盘肯定西方文化和全盘否定中国文化的倾向,学衡派主张研究国学,弘扬其中优秀的文化遗产,并综合中学与西学,加以创新;新文化运动提出文学革命,要求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学衡派认为中国文言、文法可以很好地表达意思,形质优美。 【要点归纳】 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新文化运动前,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宣传各自的政治观点时,都没有彻底地批判封建思想。经过新文化运动,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批判,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2.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中国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中,受到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这就为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也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3.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新文化运动启发了民众的民主主义思想觉悟,对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动员作用。 4.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 5.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能够使语言和文字更紧密地统一起来,被广大民众所接受,从而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繁荣。 主题二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探究讨论】 材料一 新文化运动本身反映了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在认识中西文化差距问题上,已从器物、制度的层次深入到精神文化的层面。 材料二 从1903年到1920年8月,翻译《共产党宣言》内容的文字大约有14种,其中可以肯定是依椐日文译的有8种,有可能是依据日文译的有3种,占全部中译本的79%,这为其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准备了思想条件。……李大钊在留学日本期间就已经接触了马克思主义。1917年到1921年间先后东渡日本的青年知识分子,如陈望道、李达、李俊等,基本上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了,并很快成为十月革命后在中国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和筹建中国共产党的主力。 ——王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源语境研究》 请分析: 1.举例说明材料一中学习西方历经了“从器物、制度的层次深入到精神文化”的演进。 提示:(1)“器物”层次:地主阶级抵抗派林则徐和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曾国藩、李鸿章等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2)“制度”层次: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主张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 (3)“精神文化”层次:新文化运动大力宣传民主与科学,十月革命后,李大钊等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主要路径,概括说明留日学生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提示:(1)路径:经日本传入;经俄国传入(或经法国、德国、美国传入)。 (2)作用:将《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文献译成中文;留学日本的李大钊、陈望道等人,回国后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力。 3.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够吸引中国当时的知识分子? 提示:(1)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科学性,是指导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解放的理论体系,是实现救亡,通向社会主义的理论源泉。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使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他们在五四爱国运动中显示了巨大的力量,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了坚实的阶级基础。 (3)第一次世界大战充分暴露了帝国主义侵略与争霸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