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病句诊断报告之五重复累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报刊病句诊断报告之(五)重复累赘 报刊病句诊断报告 (五)重复累赘 重复是报刊和一般文章的多发病,指的是因疏忽或语言修养不足而在上下文中出现字面或意义相同的词语,而又不为语境和表达所需要(即非有意运用“反复”修辞)。重复是与残缺相反的病句。残缺好比一个人缺胳膊少腿,重复就等于多长了一只手或一根手指头。就危害程度而言,重复轻于残缺,它主要影响语言修辞效果。如果说缺胳膊少腿会影响人的生存,多了一根手指头则主要是影响人的仪表外观。累赘,更准确的说叫赘余、多余。赘余是指虽然字面和意义都不同,但却是一种“可有可无”的成分,又不具有任何表现力,它不但影响语言的简洁,也会妨碍读者对文句主要意思的理解。 (一)字面重复 字面重复多数是字面和意义完全相同的词语重复,它主要是作者修辞意识不强,对语言不够讲究造成的。有时是作者疏忽大意,在上文说过一次的话或用过一次的词语,又在下文重复使用。 ①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关于“中国速度”、“中国崛起”和“中国模式”的讨论逐渐增多。(《文汇报》2011年1月7日) 这个长句中“中国”出现太多,听觉效果不好。其中有的是必要的,但至少第二个“中国”可以删去。 ②在连载结束的结束语中,我这样写道:“没有什么可写的了。”(《文汇报》2011年1月15日) 两个“结束”重复且距离太近,如果没有特殊的修辞需要,就要尽量避免。第一个“结束”可删去。 ③无怨无悔归乡路,天寒地冻买票难,面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关键就看能否开动脑筋想方设法。(《人民日报》2011年1月19日) “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两个“事”字重复。这样的句子在表意上没有什么妨碍,但在修辞上欠妥。可改为“关系群体利益的‘小事’”。 ④不过,《红楼梦》里《好了歌》唱的,“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子谁见了”,也许还真的是曹雪芹那时代人的愤激之言,可是当今老子孝顺儿子,可是非常普遍的现实。(《南方都市报》2011年1月24日) 两个“可是”重复,并且都表转折。第二个“可是”可改为“却是”,也可以将第一个“可是”改为“不过”。 ⑤孔子四十五岁(前508年)那年,孔子西行洛邑拜见老子,中国历史上两位思想巨人的此次相会,具有极其非凡的意义。(《天津日报》2011年1月31日) 第二个“孔子”应省去。这完全是由于粗心所导致的不必要的重复。 ⑥如果在城市,一家人拥挤在城市的人流里,像那呼吸急促有些缺氧的鱼,看人的目光也是翻白眼。(《羊城晚报》2011年2月2日) 两个“在城市”重复,可以删去第一个“在城市”(连同逗号也删),也可以删去第二个“在城市(的)”。 ⑦目前的审批制下,一旦刊号审批通过就基本上不淘汰,使那些劣质的学术期刊难以淘汰出去,而新的学术刊物又难以进来,这才是问题的症结。(《中国青年报》2011年3月24日) 两个“淘汰”重复,“淘汰出去”可改为“出局”。这样意义没改变,用词重复的现象却消除了。这的确不是什么大毛病,但如果注意修改,能提高文章的表现力,使语言更加丰富。 ⑧高句丽族是我国东北地区最为古老的古民族之一,是东北地区秽貊族系中的一支。(《天津日报》2011年2月14日) “最古老的古民族”,两个“古”字重复。第二个“古”字应删。这可能是作者疏忽造成的。 ⑨在善卷故里,有着这样一位敬老孝亲的好孝媳,她13年如一日,悉心照料久病在床的公公,演绎了人世间“久病床前有孝子”的感人故事。(《湖南日报》2011年2月18日) “敬老孝亲的好孝媳”,两个“孝”字重复,“好孝媳”可改为“好儿媳”或“好媳妇”。 还有一种情况是虽然字面重复,意义并不重复。这有某种偶然性。在一般情况下,这种现象也应当避免。 ①青,便是最容易成为绝色。各色绝色女子,仿佛全都与青有关。(《深圳商报》2011年1月3日) “各色绝色女子”,两个“色”字重复,可改为“各种绝色女子”。这两个“色”字意义不同,对理解句意并无影响,但还是影响阅读效果。 ②当仔细追踪海姆的成功过程后,可以发现并非一切都是那么轻松有趣,同样存在着一切成功都会遵循的规律。(《科技日报》2011年1月5日) 两个“一切”重复,它们指代的对象并不一致,这或多或少影响句意的理解。第二个“一切”可改为“所有”,使它们互不干扰。 ③确定一切准备好了,才准备安心睡觉。(《长沙晚报》2011年1月24日) 两个“准备”重复。如果第一个“准备”不便改动的话,第二个“准备”可以改为“打算”。仔细考虑,这两个“准备”意义是不相同的。前一个“准备”是“预先安排或筹划”,后一个“准备”是“打算”。(参看《现代汉语词典》)这样两个词语重复了,会影响阅读和理解。读者要在意义上把两个词语区分,心理上会有点障碍。像这样的两个词语,非要改换其中一个不可。 (二)意义重复 有的时候上下文出现字面并不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