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丨慢慢爱爱情是点心婚姻是饭.docVIP

林语堂丨慢慢爱爱情是点心婚姻是饭.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林语堂丨慢慢爱 — 爱情是点心,婚姻是饭 爱情是点心,婚姻是饭“我们现代人的毛病是把爱情当饭吃,把婚姻当点心吃,用爱情方式过婚姻,没有不失败的。”他说“把婚姻当饭吃,把爱情当点心吃。婚姻犹如一艘雕刻的船,看你怎样去欣赏它,又怎样去驾驭它。倘若你智慧,即使婚前你和爱人不相识,婚后你也是能和爱人琴瑟和鸣相敬如宾的。 他真是一个可爱的老头,八十岁那年,在《八十自述》一书中这样写道:“我从圣约翰回厦门时,总在我好友的家逗留,因为我热爱我好友的妹妹。” 赛珍珠问:你的婚姻没问题吗?林语堂笃定地答:没问题,妻子允许我在床上抽烟。1. 一天,在圣约翰大学就读的林语堂意外地碰到一个漂亮女孩。她的头发很长,用一个宽大的发夹束在脑后,素净的碎花长裙在微风中摇摆,眼睛黑亮长睫毛微翘,漂亮的脸型竟依稀有着他初恋情人的影子!女孩是好友的妹妹,叫陈锦端。 两人相识以后,林语堂就常常约她一起吃饭聊天。锦端画画他就写作,他们用画和文字将周围的世界装点得五彩缤纷。 放暑假了,林语堂三天两头跑到厦门鼓浪屿陈家,可是,陈家是厦门数一数二的大富豪,陈父讲究门当户对,早早就为女儿寻了一个大户人家的子弟。陈父还在私下里找到林语堂,委婉地跟他提起隔壁廖家的二小姐贤惠又漂亮。 林语堂一听就知道陈父拒绝他当女婿,闷闷不乐。在家人劝说下,他来到廖家相亲。廖家二小姐廖翠凤对他并不陌生,她也在圣玛丽女校上学,一直就很欣赏他的才华,如今又见他长得一表人才,她心里一千个愿意,可慈爱的母亲担心林家太穷,怕女儿将来会受苦,廖翠凤却坦然说,“贫穷算不了什么。” 这话传到林语堂耳朵里,让他很感动,于是答应了亲事。 林语堂订婚后,伤心的陈锦端只身到美国霍柏大学攻读西方美术。这一消息犹如一声惊雷震醒了林语堂,他还爱着锦端,只要她没结婚他就有希望,他立即申请去美国留学,与翠凤的婚事也一拖再拖。 毕业后,他按照规定在清华教了三年英语,终于获得庚子赔款第二期官费生的半个留学名额,开始兴奋地准备出国事宜。 林语堂跟翠凤订婚已有4年了,再出国不知又是几年,廖家老爷催促他们赶紧结婚走人。 1919年1月9日,25岁的林语堂与24岁的廖翠凤宣布结婚。 烛光中,林语堂站在窗前,痴痴地看着隔壁陈家,佳人已去,再也寻不见她美丽的身影,爱情留不住,就守住婚姻吧。他拿过结婚证书对妻子说:“我把它烧了,婚书只有在离婚的时侯才有用,我们一定用不到。”烛火点燃了婚书,红红的火苗证明着林语堂要和妻子白头偕老的决心。2. 婚后不久,林语堂带着妻子到了美国,两人在波士顿租了两间房,就开始了留学中的婚姻生活,翠凤不愧是钱庄人家的女儿,很会精打细算,就那么一点钱,饭菜也能做得花样百出,让林语堂刮目相看,从此断了再去找锦端的心。 心踏实了,林语堂一头扎进了哈佛大学图书馆,像海绵一样争分夺秒地吸取知识。 平静日子没过几天,翠凤的盲肠炎又犯了,这回是急性,必须马上动手术。本以为是个小手术,但那个美国医生从没见过中国女人,打开病人腹腔后,拿着显微镜把翠凤的内脏仔细观察个遍,才开始动手术。由于手术拖延时间长,一星期后,翠凤伤口发炎又要做第二次手术。 这回没钱了,林语堂急得不行,四处借债借不着,突然想起临出国时,北大的胡适对他说过,将来学成回国如果能去北大教书,他们愿意资助他另一半的留学费用,林语堂走投无路给胡适拍了电报,没想到胡适真的汇来了一千美元 林语堂又可以安心读书了,第一学期他的成绩就是全A,翠凤真为丈夫骄傲,可是没多久,林语堂的助学金突然被停了,一打听才知道,清华在美国的监督施秉元拿留学生的津贴去做股票投机生意,失败后上吊自杀了!! 林语堂无奈再向北大求救,胡适又寄来一千美元,夫妻俩拿着这救命钱感动得什么似的。可光靠救济也不是办法,林语堂决定先打工赚钱,再想办法继续求学。 正好基督教青年会要派人去法国教中国劳工识字,于是夫妻俩到了法国。他编了一本千字文的课本,教当地的中国劳工基本的入门知识,打工好不容易攒下一点钱,翠凤就鼓励丈夫继续学业,于是林语堂申请进了德国的殷内大学。 殷内是大文豪歌德的故乡,这里消费低,翠凤不用每天为钱发愁了,在殷内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后,林语堂又到莱比锡大学攻读语言学博士。 不久喜事临门,翠凤怀孕了,她决定回家乡生孩子。林语堂也同意,匆匆忙忙开始准备博士考试,居然很顺利地通过了。 第一次生孩子让翠凤吃尽了苦头,因为难产,母女俩险些都搭上了性命,还好有惊无险,最后母女平安。林语堂爱惜这头生女儿,给她取名凤如,待翠凤坐完月子,他们就挥别家人来到京城,北大聘他为英文系教授,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讲师。林语堂到北大的第一件事就是找胡适,谢那预支的两千块钱的救命之恩。胡适南下养病不在,他找到教务长蒋梦麟才知道,北大根本没有资助外国留学生的计划,是胡适为了招揽人才,私自和他做了口头协定。接到他的求救电报,胡适遵守协定,自掏腰包

文档评论(0)

135****604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