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 o w e r B a r 中国专业PPT设计交流论坛 第三节 油墨的流变性能 一、黏度 1、黏度的概念 黏度是流体抗拒流动的一种性质,是流体分子间相互吸引而产生的阻碍分子间相对运动能力的量度。 绝对黏度: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之比; 相对黏度:液体的绝对黏度与同条件下标准液体(如水)的绝对黏度之比; 条件黏度:一定量的液体在一定温度下从规定直径的小孔中全部流出所需的时间 2、黏度的测量 油墨的黏度可以用锥板式黏度仪、旋转式黏度仪、平行板黏度仪等仪器测量。 常用油墨黏度的范围 类 别 品 种 黏度/Pa·s(25℃) 平版油墨 卷筒纸胶印墨 10~40 单张纸胶印墨 20~80 其他平版油墨 40~200 凸版油墨 卷筒纸墨 2.5~5.0 书刊墨 10~80 其他铅印墨 20~100 凹版油墨 塑料凹版墨 0.02~0.2 照相凹版墨 0.05~0.3 雕刻凹版墨 500~800 柔性版油墨 溶剂型柔性版墨 0.09~0.15 水型柔性版墨 0.15~0.3 ? 3、油墨黏度的控制 ①凡流动性差的油墨黏度就高,凡黏度高的油墨流动性自然就差。油墨的黏度过小也会使油墨在高速运转下产生墨丝断裂形成“飞墨”现象,使印品上出现小墨点。另外,油墨的黏度过大,如果纸张强度稍小,油墨就会将纸毛拉起,甚至将纸张成片剥离。 ②油墨黏度的大小主要与油墨结构、环境温度和印刷速度有关。 油墨结构:连结料的黏度大,颜料和填充料的用量多、颗粒小及颜料和填充料在连结料中分散差都会使油墨具有很高的黏度; 环境温度:随着温度的增加,油墨的黏度会减少; 印刷速度:随着印刷速度的提高,油墨的黏度也会减少。 二、屈服值 1、屈服值的概念 屈服值指使塑性流体开始流动时的最小外力。 牛顿流体:牛顿流体是指在任何小的外力作用下就能流动的流体,印刷中这一类流体包括照相凹印油墨和柔性版油墨; 塑性流体:当一种流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并不立即开始流动,只有当所施加的外力到某一程度时才开始流动,这种流体叫做塑性流体。大部分油墨属于这一类流体,如胶印油墨、雕刻凹版油墨等。 2、屈服值的测量 屈服值可以用旋转黏度仪、落棒黏度仪或平行板黏度仪来测量。 油墨类别 品种 屈服值/0.1Pa 平版油墨 卷筒纸胶印油墨 2000~15000 平板纸胶印油墨 10000~30000 凹版油墨 照相凹印油墨 0~20 雕刻凹印油墨 ≥10000 凸版油墨 柔性版油墨 0~20 卷筒纸印刷油墨 50~1000 书刊印刷油墨 2000~15000 孔版油墨 丝网油墨 100~500 软管油墨 100左右 3、油墨屈服值的控制 ①屈服值影响油墨的流动性和转移性。屈服值大的油墨流动度小,油墨从储墨机构中向外传递时产生困难,容易出现不下墨的现象。屈服值过小的油墨流动度大,在网线版及字线版印刷中易产生印迹铺展的现象。 ②油墨屈服值由油墨的结构决定。在油墨的分散体系中,当分散粒子的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就构成塑性流体。油墨结构黏度的高低是由颜料及连结料的种类、性能、两者的应用比例和颜料在连结料中分散的程度、结合的状态所决定的。 三、触变性 1、触变性的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油墨搅动时会变得稀薄一点,放置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原来稠厚状态的现象。只有塑性流体才具有触变性。 2、触变性的测量 触变性可以用流变曲线法和触变性破解系数法测定。 流变曲线法用一种可变速的旋转黏度仪,从低速开始,逐渐增加转速进行测定,达到某一选定的最大转速时再逐渐降低转速进行测定,依所得数据绘制直角坐标图,计算封闭曲线的面积,面积越大,触变性越大,反之越小。 触变性破解系数法用可变速的旋转黏度仪,选用两种不同的速度来测定油墨黏度,一种较低的速度,一种较高的速度,然后用公式计算而得。 3、油墨触变性的控制 ①油墨在从印版转移到承印物的过程中,油墨的黏度由于触变作用而下降了,从而油墨能够顺利转移。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以后,外界的机械作用没有了,油墨的表观黏度又回升,这有利于油墨在承印物上固着,保证了油墨不向四周流溢,使网点清晰,印品的墨色鲜明而浓重。 ②影响油墨的触变性的因素主要是颜料和连结料的性质,包括:颜料的颗粒形状、颜料用量、颜料的润湿性、树脂的分子量。 四、黏性 1、黏性的概念 油墨层分离时阻力的大小。在印刷过程中,随着墨辊的转动,油墨层被挤压和分裂,其内部产生一个抵抗墨层分离的力或者阻止墨层分裂的力,一般将其称为黏性,又叫黏着性。 2、黏性的测量 目前国内大多采用油墨黏性仪(又称油墨表)来测定油墨的黏性。 3、油墨黏性的控制 ①油墨黏性过大,会造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