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引子一 亚马逊森林的命运 巴西亚马逊森林是世界上仍然保留着的最大的原始荒野。亚马逊生态区占巴西国土的60%,森林面积400万km2,其中雨林占65%,林区木材总量占世界木材总储量的45%,生物种类占世界总数的1/5,淡水资源占世界总量的18%。 “地球之肺”:亚马逊流域对全球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举足轻重,被称为“地球之肺”。地球失去亚马逊森林将会加速温室效应,进一步变暖。 物种:巴西拥有世界上品种最多的生物,亚马逊森林一旦消失,这些生物也将随之而失去。 破坏速度迅速:亚马逊雨林目前正遭受严重破坏,毁林速度惊人,平均每8秒钟就有一片足球场大小的森林消失。到2002年止,亚马逊地区被毁森林总面积已近60万km2。有专家估计,如果不采取果断措施的话,亚马逊森林可能在20年内消失。 造成森林大面积减少的原因:主要是毁林造田现象十分普遍,缺乏有效的管理,无序采矿、修路、建房,人为或自然引发的大火都使森林面积不断减少。巴西政府为发展经济,在亚马逊地区兴建公路、铁路、水力发电站和房屋,这将加速亚马逊森林的破坏。 后果:当几十年后,亚马逊森林损失殆尽时,不但将直接威胁到这个拉美国家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甚至会出现生存问题,对于全球的环境状况也会产生非常恶劣的影响 引子二 恐鸟的命运 恐鸟曾是新西兰众多鸟类中最大的一种,成年恐鸟身高有3.5 m,250公斤,比现在的鸵鸟还要高。 由于恐鸟生活区域人烟稀少,食物充足,并且没有天敌,只有少数土著人猎杀恐鸟为食,但土著人的原始狩猎方式并没有给恐鸟群体以致命打击。因此,直到18世纪初,仍有许多恐鸟在这里安逸地繁衍生息着。 18世纪中期,欧洲移民来到岛上,也给恐鸟带来了厄运。与欧洲人一起来到岛上的家犬和家鼠也成了恐鸟的天敌。 到了18世纪后期,恐鸟的数量已经很少了,人们捕捉恐鸟也越来越难了,而1800年则是人们能捕捉到恐鸟的最后一年。 恐鸟灭绝还有其它原因。 引子三 中国的食品污染 阜阳发生的毒奶粉(大头娃娃),瘦肉精猪肉和羊肉,毒粉丝(龙口粉丝),乡巴佬鸡腿,红心鸭蛋(苏丹红),毒韭菜,有毒牙膏(巴拿马),有毒宠物食品(美国4000宠物死亡),毒酒(山西朔州),毒火锅(底料),多宝鱼,福寿螺,大闸蟹致癌,人造蜂蜜,地沟油,口水油,苏丹红,陈化粮,出口到日本的山东蔬菜,齐二药、08年的毒奶粉(三聚氰胺)。 地球可以满足人类的需要,但是无法满足人类的贪婪 ——甘地 第七章 环境与经济发展 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 可持续发展思想 保护环境的行动 一、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环境及自然资源* 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1 环境及自然资源 什么是环境:环境是各种天然因素以及人工创造的人类生活的多种客观条件的总体 什么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指土地、大气、水、矿产、多样性的物种等非人造的资源。 1.2 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环境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自然资本和“绿色GDP”* 1.2.1 环境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环境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条件 环境中的各种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投入品 环境吸收生产和生活过程产生的废物,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净化 优美的环境能提高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本身是经济发展的目标之一 环境如遭到破坏或承载过限,也会约束、制约经济发展。 人类在过去几个世纪中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环境,而环境的变化反过来又制约了人类的进一步发展。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环境恶化问题日益突出,环境对发展的制约作用也越来越强。 人类经济活动造成的环境破坏 动植物灭绝 森林覆盖率降低 水资源匮乏 矿产资源耗竭 水土流失,荒漠化 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 水污染,地表污染,大气污染,太空污染 1.2.2 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设* 实证检验* 发展中国家必须吸取教训*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设 通过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分析,1991年,格罗斯曼和克鲁格通过数据统计和分析,发现环境状况与收入水平之间有“倒U型”关系,因此将其命名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经济发展初期,由于经济规模扩大,废弃物排放增加,对资源利用过度,导致环境恶化 人均收入达到一定的水平(人均4000~5000美元),环境质量将改善。 影响因素:富裕了的消费者对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技术进步使企业能够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政府实施严格的环境标准 实证检验 世界银行(1992年)研究发现环境的三个方面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三种不同的关系 饮用水清洁程度、卫生设施的改善等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 城市空气中颗粒物浓度、二氧化硫浓度等与经济增长呈倒U型关系 自然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损耗、温室气体的排放、不可降解的废弃物的增加则在恶化 结论:环境质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