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染性法氏囊病
(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
一、概述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病毒引起雏鸡发生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特征为急性暴发、腹泻、极度虚弱。法氏囊肿大出血、肾脏尿酸盐沉积和腿肌胸肌出血,腺胃和肌胃交界处带状出血。
本病1957年发生于美国特拉华州的冈博罗,又称为冈博罗病(Gumboro disease)。本病在世界养鸡业中广泛流行,也是严重威胁养鸡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
二、病原
1.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一般特性
病原为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属于双股双节段RNA病毒科(Birnaviridae)双股双节段RNA病毒属的成员。无囊膜,大小为55~65nm。
2.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型
IBDV分为2个血清型,
血清Ⅰ型(鸡源性病毒)
血清Ⅱ型(火鸡源性病毒),
引起鸡发病的主要是血清Ⅰ型。血清Ⅰ型又分许多亚型。
不同毒株间抗原相关性小于10%为不同的血清型,抗原相关性大于90%为同一亚型,而抗原相关性在10~90%之间为不同的亚型。
3.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变异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易变异,经常有变异毒株或新的亚型出现,主要表现在毒力变异(出现高致病力毒株)和抗原性变异(出现新的亚型)。各亚型及变异毒株之间不能完全交叉保护。
1980年以前,传染性法氏囊病主要由致病力较弱的毒株引起,引起的病死率在10~30%之间,用传统疫苗免疫效果很好。1980年以后,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出现毒力和抗原性的较大变异,发病引起的病死率在30~80%之间,平均50%,用传统疫苗免疫无效或效果很差。
3.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培养
本病毒能在鸡胚上生长繁殖,分离病毒的最佳接种途径是绒毛尿囊膜(CAM)。病毒经CAM接种后3~5天死亡,胚胎全身水肿,头部和趾部充血和小点出血。
在鸡胚中适应的IBDV毒株也能适应于细胞培养,其中包括鸡胚源细胞,法氏囊细胞和一些禽源和哺乳动物源传代细胞系。Vero和BGM-70细胞系均能支持一些IBDV毒株生长。
4.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抵抗力
本病毒对环境因素抵抗力强,病毒在外界环境极为稳定,能够在鸡舍内长期存在,发病鸡舍空舍后122天, 再放入鸡后仍可感染发病。病毒特别耐热,56℃3小时病毒效价不受影响,60℃90分钟病毒不被灭活,70℃30分钟可灭活病毒。消毒可用高浓度高效的消毒药进行。
三、流行病学
1. 易感动物
自然感染仅发生于鸡,各种品种的鸡都能感染,主要发生于2~15周龄的鸡,3~6周龄的鸡最易感。成年鸡一般呈隐性经过。
2. 传染源
病鸡是主要传染源,各种排泄物和分泌物均带毒,但以粪便排毒量最大。其粪便中含有大量的病毒,污染了饲料、饮水、垫料、用具、人员等,通过直接接触和间接传播。
3.传播途径
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传染,也可经呼吸道传染。
一般认为,本病不发生垂直传播。
4. 流行特点
本病传染性强,传播迅速。
主要流行形式为暴发。表现为迅速发病、死亡和康复的特点。经7~9天停息。
发病率接近100%,病死率差异较大,小则3~5%,多则80%。
四、症状
本病潜伏期为2~3天。
病鸡精神萎顿,羽毛蓬乱,病鸡畏寒,卧地,蹲伏,拥挤在一起,腹泻,排出黄白色黏稠和水样稀粪,极度虚弱,最后死亡。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鸡精神沉郁、羽毛蓬乱、蹲伏
(图片引自郑明球、蔡宝祥主编《动物传染病诊治彩色图谱》)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鸡精神沉郁、羽毛蓬乱、蹲伏
(图片引自刘晨、许日龙编著《实用禽病图谱》)
五、病理变化
肌肉出血斑,以腿部和胸部明显,
法氏囊水肿、出血,严重者呈紫葡萄样,后期萎缩。
肾肿大,尿酸盐沉积,花斑肾。输尿管充满白色尿酸盐。
腺胃和肌胃交界处出现出血带。
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
泄殖腔密布出血点。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鸡胸腹部肌肉出血
(图片引自刘晨、许日龙编著《实用禽病图谱》)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鸡腿部肌肉出血
(图片引自刘晨、许日龙编著《实用禽病图谱》)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鸡腿部肌肉出血点、斑
(图片引自郑明球、蔡宝祥主编《动物传染病诊治彩色图谱》)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鸡腺胃和肌胃交界处粘膜有带状出血
(图片引自郑明球、蔡宝祥主编《动物传染病诊治彩色图谱》)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鸡法氏囊肿胀、出血、水肿
(图片引自刘晨、许日龙编著《实用禽病图谱》)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鸡法氏囊粘膜出血、水肿
(图片引自刘晨、许日龙编著《实用禽病图谱》)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鸡法氏囊肿胀、出血、水肿
(图片引自吴清民主编《兽医传染病学》)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鸡肾脏肿大,尿酸盐沉积,呈花斑状
(图片引自刘晨、许日龙编著《实用禽病图谱》)
六、诊断
1. 临诊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症状和病变,可作出初步诊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