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何以会出现战与非战的矛盾.docVIP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何以会出现战与非战的矛盾.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何以会出现战与非战的矛盾? 广州师院(社会科学版) JOURINALOFGUAN0Z}0UNOI~MALUNWERSITv (sOCIALSCIENCE.EDIT]ON) 1996年第4期 No.4.1996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何以会 出现战与非战的矛盾? 赵春晨?ff/—— 』,.f .(内容提要]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帝国主义列强同清政府处于实际交战状态.但是双 方又都不曾宣布断交,废约,撇使,从而形成战与非战的矛盾本文从列强和清政府两方面分 别探讨了形成遗一矛盾的原因.揭示了帝国主义列强的强横,狡诈和清政府的腐朽与内部矛 盾.一 [关键词]八国联军,,清政府f战争非战争矛盾角争伟f习五;卜一一 1,j.』一 1900--1901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帝国主义列强派重兵入侵中国,其兵力超过 以往历次侵华战争,联军所到之处,烧杀淫掠,暴行累累,并且攻占中国首都北京,迫使清 中央政府逃亡,战争不可谓不激烈,不残酷,而且事后又有议和订约之举(1901年9月7 日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外间战争状态的存在是有目共睹的.但是这 次战争中,无论是帝国主义列强还是清政府,又都不曾宣布断交,废约,撤使,双方战事主 要局限于直隶地区(俄国单独出兵侵占中国东北的战争除外),而中国其他地区,特别是东 南各省仍与列强保持着和平关系,因此可以说中外之间叉始终未完全进入战争状态.这种 战与非战的矛盾,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重要特点.对此张海鹏先生曾在《试论辛丑议和 中有关国际法的几个问题》一文中加以指出,并从国际法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口].本文拟就 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从列强和清政府两方分别作一些探讨. 先看帝国主义列强方面.他们是这次战争的发动者,入侵者,但是他们不仅始终未向 清政府正式宣战,而且不承认与清政府之间是交战国关系.1900年6月17日列强联军进 攻大沽炮台,悍然挑起战端后,联军各国舰队司令所发布告仍宣称:各国仅对义和拳及那 些反对派遣部队前往北京援救他们本国同胞的人进行战斗.保持和平的责任须由中国官 员承担[.6月22日英国外交大臣索尔兹伯理在答复中国驻英公使罗丰橡关于各国是 本文1996年7月12日收到. 广州师院(社会科学版)1996芷 否认为他们自己与中国政府进行战争的询问时,也表示:如果大洁炮台未奉北京政府的 命令开火,而且对各国部队的进攻未得许可,那么.没有理由认为存在着战争状态啪(这 里索尔兹伯理将联军进攻大沽炮台说成是中国军队开火,发动进攻,显然是歪曲事 实)联军攻占北京后,索尔兹伯理在当年9月15日致英国驻华代总领事霍必澜的电报中 一 面宣布自联合王国出口武器和弹药前往中国已被禁止,要求驻华领事们尽一切努力 阻止中国人获得这种弹药和武器,一面仍强调:必须记住,我们不享有交战国的搜索权 和拘留权.]可见英国一直从口头上否认与清政府属交战国,而其他列强的态度也大体 类似.列强之所以采取这种态度.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三:—是列强考虑使馆在京被围困,担 心一旦宣布同中国绝交,进入战争状态,会使使馆人员和侨民遭到清军和义和团的杀戮, 而在不宣战的状态下,仍可向清政府继续施加压力,敦促清政府停止进攻使馆和保障外人 的生命安全;二是列强进行此次战争的直接目的是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维护其在华权 益,并不准备利用此战立即对中国实行瓜分,因此他们一面用武力驯服清政府,一方面仍 要考虑如何继续维持清政府的统治,出于这种需要,列强当然认为应尽量避免与清政府的 关系完全决裂;其三,列强中英.美等国在华经济利益巨大,他们虽要教训清政府,却不愿 使自己在中国各地特别是长江流域的经济利益紫受损失.联军进攻大沽炮台前夕,英国驻 华代总领事霍必澜在致索尔兹伯理的电报里就曾表示:毫无疑问,长江流域的任何骚乱 将会造成巨大的损失,他要求如果有同北京政府终于断交的任何可能性,我们应当立即 与汉口及南京的总督达成一项谅解,……在所辖地区内尽力维护和平.这方面的原因 也使得英,美等国不愿采取同清政府宣战,断交的行动.总之,列强是既要对中国使用武 力,又不愿承受因宣布战争状态而可能遭到的损害.故茼采取了不宣而战和名义上不以清 政府为战争对手的作法. 再看清政府方面.八国联军战争开始后,清廷曾于1900年6月21日发布对外.宣 战谕旨,其中激昂慷慨地表示要向列强大张挞伐,一决雌雄.但是许多研究者业已指: 出,清廷的这道谕旨实际只是对内的,并未送达各国也来指明向何国宣战.而且,清廷当 时也没有采取通常交战国所要作的同列强断交,废约,撤使的行动.就连开战后清廷下达 给各行省的战争动员令,也写得含糊其词.6月21日宣战谕旨中仅笼统地说t尔普天臣 庶,其各怀忠义之心,共泄神人之愤.朕实有厚望焉j嘞同日 上谕里也只是讲:现在中外已开战衅.直隶天滓地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