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连铸工艺与设备讲稿
PAGE
PAGE 27
《连铸工艺与设备》讲稿
安徽工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1讲 0 绪论
1连续铸钢技术发展的概况
连续铸钢简称连铸。早在19世纪中期美国人塞勒斯(1840年)、赖尼(1843年)和英国人贝塞麦(1846年)就曾提出过连续浇注液体金属的初步设想,并用于低熔点有色金属的浇铸;但类似现代连铸设备的建议是由美国人亚瑟(1886年)相德国人戴伦(1887年)提出来的。在他们的建议中包括有水冷的上下敞口的结晶器、二次冷却段、引锭杆、夹辊和铸坯切割装置等设备,当时是用于铜和铝等有色金属的浇铸。
此后又经过许多先驱者不懈地研究试验,于1933年德国人容汉斯建成一台结晶器可以振动的立式连铸机。并用其浇铸黄铜获得成功,后又用于铝合金的工业生产。结晶器振动的实现,不仅可以提高烧注速度,而且使钢液的连铸生产成为可能,因此容汉斯成为现代连铸技术的奠基人。
在工业规模上实现钢的连续浇铸困难很多,与有色金属相比,钢的熔点高、导热系数小、热容大、凝固速度慢等。要解决的这些难题,都集中在结晶器技术的试验研究上。容汉斯的结晶器振动方式是结晶器下降时与拉坯速度同步,铸坯与结晶器壁间无相对运动;而英国人哈里德则提出了“负滑脱”概念。在哈里德的负滑脱振动方式中,结晶器下振速度比拉坯速度快,铸坯与结晶器壁间产生了相对运动,真正有效地防止了铸坯与结晶器壁的粘连,钢连续浇铸的关键性技术得到突破。因而在20世纪50年代连续铸钢步入了工业生产阶段。
世界上第1台工业性生产连铸机于1951年在前苏联“红十月”冶金厂建成,是1台立式双流板坯半连续铸钢设备,用于浇铸不锈钢,其断面为180mm×800mm。1952年第1台立弯式连铸机在英国巴路厂投产。主要用于浇铸碳素钢和低台金钢,是50mm×50mm~100mm×100mm的小方坯。同年在奥地利卡芬堡钢厂建成1台双流连铸机,它是多钢种、多断面、特殊钢连铸机的典型代表。1954年在加拿大阿特拉斯钢厂投产第1台方坯和板坯兼用连铸饥,可以双流浇铸150mm×150mm的方坯,也可以单流浇铸168mm×620mm的板坯,主要生产不锈钢。
进入20世纪60年代,弧形连铸机的问世,使连铸技术出现了一次飞跃。世界第一台弧形连铸机于1964年4月在奥地利百录厂诞生。同年6月由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1台方坯和板坯兼用弧形连铸机在重钢三厂投入生产。此后不久,在前联邦德国又上马了1台宽板弧形连铸机,并开发应用了浸入式水口和保护渣技术。同年英国谢尔顿厂率先实现全连铸生产,共有4台连铸机11流,主要生产低合金钢和低碳钢,浇注断面为140mm×140mm和432mm×632mm的铸坯。也开发应用了浸入式水口和保护渣技术。1967年由美钢联工程咨询公司设计并在格里厂投产1台采用直结晶器、带液心弯曲的弧形连铸机。同一年在胡金根厂相继投产了2台超低头板坯连铸机,浇注断面为(150~250)mm×(1800~2500)mm的铸坯,该铸机至今仍在运行。
由于氧气顶吹转炉炼钢法的普及,更需要与连续铸钢相匹配,以适应快节奏生产;因而又一批弧形连铸机建成投入生产。到20世纪60年代末,世界连铸机总数己遗200多台,设备能力近5000万t。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的两次能源危机促进了连铸技术的大发展,提高了连铸机的生产能力,从而改善了铸坯的质量,扩大了品种。到1980年,连铸坯的产量已经逾2亿t,相当于1970年的8倍。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连铸技术日趋成熟,如出现了盛钢桶精炼、电磁搅拌、小方坯多级结晶器、钢液钙处理、结晶器液面检测和漏钢预报、粒状保护渣的使用和自动加入、中间罐冶金、结晶器在线调宽等一系列技术;连铸坯的热送和直接轧制及其相伴随无缺陷铸坯生产技术;近终型薄板薄带连铸机的开发;异型坯连铸机建成投产等,都说明这铸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深入普及。
自20世纪50年代连续铸纲开始步入工业生产到60年代末,世界钢产量的连铸比仅为5.6%;70年代末上升为25.8%,10年中连铸比每年平均增长2个百分点;80年代连铸比每年平均增长3.65个百分点;到1997年连铸比为80.5%。其增长情况如图1所示。工业发达国家的连铸比已超过90%,日本的连铸比增长速度尤为突出。1996年一些发达国家连铸比的统计:日本为96.4%;欧共体(12国)为94.3%,德国为95.8%,法国为94.6%,美国的连铸比是93.2%。目前连铸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己成为衡量一个国家钢铁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
图0-1世界钢产量、连铸坯产量及连铸比的增长
图0-1世界钢产量、连铸坯产量及连铸比的增长
1-世界粗钢产量;2-世界钢产量连铸比;3-世界连铸坯料产量
2我国连续铸钢技术发展概况
我国是连续铸钢技术发展较早的国家之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