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八 利用造父视差法确定星系的距离
实验目的:
了解利用造父视差法测定天体距离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原理:
利用造父变星的周光关系测定天体距离的方法叫造父视差方法。它是测量星团和河外星系距离的重要方法。
观测表明,造父变星的光度与光变周期有一定的关系。人们测出光变周期就可以知道它们的光度(绝对星等),利用造父变星的周期和光度的关系,可以确定造父变星所在的星团或星系的距离。
周光关系:观测和统计分析表明,造父变星的光变周期(P)和它的光度即绝对星等(M)有线性关系,称做周光关系。绝对星等M和观测的视星等m的关系为:
M = m + 5 -5log r ,
通过测定的光变周期P ,即可根据周光关系图,求出光度(绝对星等);然后再由测定的视星等m,计算出它的距离r(pc)。
实验步骤:
1、按表中给出的Ⅰ型造父变星的观测值,画出光变曲线。纵坐标为星等值(向下为数值增加方向)横坐标为时间;
2、由光变曲线求解光变周期p;
3、在图1中读出造父变星的光度值(以太阳光度为单位);
4、由公式:M-M⊙=-2.5 log (L/L⊙)
其中L⊙= 3.86×1033 ergs-1, M⊙= 4.75m
求解出造父变星的绝对星等;
5、由造父变星的光变曲线(或观测值)求出造父变星的平均目视星等;
6、利用公式:M = m - 5tgr + 5 求其距离。
图1、造父变星的周光关系
图2、造父变星的光变曲线
表1、Ⅰ型造父变星的观测值
儒略日 JD
星等值M
儒略日 JD
星等值M
2438395.250
17.25
2438397.625
17.30
.288
17.3
.756
17.28
.376
17.32
.787
17.2
.500
17.35
.918
17.24
.614
17.38
2438398.000
17.30
.743
17.42
.166
17.31
.833
17.28
.254
17.28
.875
17.38
.333
17.30
.923
17.30
.417
17.32
2438396.011
17.22
.503
17.36
.042
17.00
.510
17.32
.084
16.50
.543
17.32
.166
15.99
.587
17.38
.239
15.82
.667
17.40
.261
15.84
.750
17.39
.376
16.03
.831
17.37
.496
16.20
.921
17.28
.521
16.21
2438399.000
17.20
.625
16.6
.035
17.05
.709
16.65
.063
16.48
.756
16.75
.166
15.90
.835
16.90
.239
15.82
.993
17.03
.261
15.80
2438397.081
17.09
.354
16.07
.017
17.10
.250
17.00
.292
17.05
.500
17.19
.564
17.2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