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优指导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40讲-近代中国的民主思讲解.ppt

高优指导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40讲-近代中国的民主思讲解.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史料四 近代西方有三大政治原则,亦即自由、平等、博爱。孙中山对三者都做了中国式的取舍和解释,认为自由便是民族主义的国家自由,平等便是民权主义的打倒君权,博爱就是民生主义的同胞互爱。 ——贡华南《现代性与国民意识》 史料五 五权分立、三权分立,为立宪政体之精义。盖机关分立,相待而行,不致流于专制,一也;分立之中,仍相联属,不致孤立,无伤于统一,二也。凡立宪政体,莫不由之。吾于立法、司法、行政三权之外,更令监察、考试二权,亦得独立,合为五权。 ——孙中山《中华民国建设之基础》 论从史出: (1)根据史料一,指出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突出特点。 (2)根据史料二,概括指出康有为的思想观点。 (3)根据史料三,指出梁启超思想的核心。 (4)史料四反映了孙中山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5)根据史料五,概括孙中山思想的新内涵。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答案 答案 关闭 (1)提示:将西方的民主政治学说与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托古改制。 (2)提示:康有为用进化论的观点重新解释“三世说”,为维新变法做辩护;坚持渐进的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 (3)提示:梁启超思想的核心是兴民权。 (4)提示:孙中山思想的核心是三民主义。 (5)提示:孙中山在西方三权分立政治原则的基础上,吸收中国传统政治的智慧,形成了五权分立学说。 考点四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拓展升华 康有为宣传民主思想的特点及原因 (1)特点:“托古改制”,用传统经学包装维新变法思想。 (2)原因:①儒家传统思想对中国影响深刻,是中国封建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②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保守性,为减轻变法阻力,他们利用孔子为维新变法制造理论依据。③由康有为出身经历、文化底蕴决定,特别是由其所处的时代决定。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二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的斗争? 史料一 革命、保皇二事决分两途,如黑白之不能混淆,如东西之不能易位。革命志在扑满而兴汉,保皇志在扶满而臣清,事理相反,背道而驰,互相冲突,互相水火,非一日矣。 ——孙中山 史料二 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是资产阶级性的,但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 ——毛泽东 史料三 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暴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溯夫吾党革命之初心,本以救国救种为志,欲出斯民于水火之中,而登之祍席之上也。今乃反令之陷水益深,蹈火益热,与革命初衷大相违背者。 ——孙中山 论从史出: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20世纪初保皇派与革命派论战的实质。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地位。 (3)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后孙中山领导民主斗争的原因。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答案 答案 关闭 (1)提示:20世纪初期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表面是对清王朝的态度,实质上是政体的斗争。 (2)提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 (3)提示:辛亥革命失败后,北洋军阀实行反动独裁统治,革命党为维护民主共和继续斗争。 考点四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拓展升华 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斗争失败的原因 (1)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后,孙中山最初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认为只要有“法制”,国基便可以逐渐巩固,寄希望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到二次革命时,革命党人的力量已经涣散。 (3)二次革命后,孙中山还不能从社会阶级上分析同盟会涣散的深刻根源,只是强调个人对主义的忠诚和提出形式上严密的办法,中华革命党成为狭隘的宗派团体,以致在反袁斗争中不能有大的作为。 (4)“护法”的口号不能起到动员广大人民的作用,只能依靠一些地方军阀。 (5)孙中山在哲学上提出的“知难行易”学说,并没有真正解决“知”与“行”的辩证关系,过分强调“知”的困难和“先知先觉”的作用。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三抗日战争胜利前后争取民主的斗争? 史料一 1947年底到1948年初,中国民主同盟指出:“在民主运动胜利高潮快要到来的现阶段,中国已分成了两个营垒,一方面是反动的营垒,另一方面是革命的营垒;一方面是民主

文档评论(0)

yigang09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