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ppt

高二地理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ppt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百姓嗷嗷待捕,“聚泣田亩”。德宗曾因长安粮尽,得不到犒饷的禁军酝酿哗变,与太子相拥而泣。当得知发自扬州而中途受阻的运船已接近长安,德宗喜不自禁地跑到东宫对太子说:“米已至陕,吾父子得生矣!”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历来重视粮食生产。新中国建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发展农业,形成了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的专业化集中生产格局。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突破了5亿吨。我国粮食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以世界7%的耕地,保证了世界20%以上人口的粮食需求。 (1)读图,指出从扬州通过水路运输粮食到长安依次经过__________河、黄河、__________河。 (2)运粮经过的黄河以孟津为界分东西两段,试分析这两河段的水运条件对粮食运输的影响。 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我国的水路交通。第(2)问,主要考查我国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地形特点及对水路交通的影响。 答案:(1)隋(大)运 渭 (2)孟津以东河段属黄河下游,河道开阔,水流平稳,运粮船航行顺畅。但洪水期水流湍急,大旱时河道浅窄,大船难行,甚至停运。 孟津以西至潼关河段属黄河中游,落差大,水流湍急,河道狭窄,多险滩,运粮船航行困难。 【例2】(2008·高考海南地理卷)如图所示,拟在A地与B地之间建设高速公路,有两种选线方案:方案①通过半荒漠地区,所需建设成本约为15亿元;方案②通过地形破碎、人口较稠密的区域,所需建设成本10亿元。试比较两种方案的优缺点。 解析:结合文字和图形材料,从建设成本、路线长短、村镇人口多少、营运维护等方面对比优劣,即可完整地回答本题。 答案:方案①优点:耕地占用和人口搬迁较少。 缺点:建设成本高,干扰半荒漠地区的植被(环境)。 方案②优点:建设成本低,有利于沿线村镇的发展。 缺点:耕地占用和人口搬迁较多,建设过程中会加重沿线地区水土流失。 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据此回答1~2题。 1.济宁、扬州等运河城市,历史上商业贸易很繁荣,但后来发展速度明显变慢,其原因是(  ) A.矿产资源日趋枯竭 B.商人大量外迁 C.海运和铁路运输的出现 D.人口增长速度变慢,市场需求减少 解析:海运和京沪铁路的发展,使京杭运河的运输地位衰落,引起运河沿线的城市衰落。 答案:C 2.在铁路枢纽上兴起的城市有(  ) ①石家庄 ②扬州 ③济宁 ④株洲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石家庄受到京广线和石太、石德线影响而形成发展;株洲位于京广和浙赣、湘黔线的交会处。 答案:C 读某城市内部和对外联系路线图,回答3~4题。 * 第三节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考纲点击 1.了解五种交通运输的方式及其特点,能够根据所需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2.结合案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3.了解本地(县、市)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考情分析 1.地理环境对交通线路的影响为考查的重点,也是近两年的常考点,交通工程建设的影响因素及重要意义的考查也较多;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考查较少。 2.以文字资料为背景考查影响交通布局的区位因素,以区域图为载体考查交通工程的建设与布局是常见的命题方式。 3.考查了学生获取信息和对交通运输方式、布局的区位因素理解和运用能力 。 一、交通运输与聚落 1.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已经十分先进,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和⑤__________等种类齐全、方便快捷,经济安全,形成了⑥__________、⑦__________、⑧__________的交通运输综合体系。 2.聚落的形成与交通运输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有利开展⑨__________活动,通常会形成比较大的⑩__________。在河流干流与支流的汇合处,在河流入海处,因拥有发达的?__________条件和频繁的?__________活动,有利于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3.在古代,我国北方把?__________作为交通工具,以陆路交通为主,聚落往往在?__________附近形成。南方以?__________交通为主,聚落则临?__________分布。随着铁路和公路的兴建,使聚落多沿?__________和?__________发展。 考点1 交通运输与聚落 1.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 聚落的形成与交通运输的关系: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有利于开展商贸活动,通常会形成较大的居民点,进而发展成为城市。 2.交通运输影响着聚落的空间布局 主要运输方式 聚落位置 古代 北方 陆路交通 陆路干道附近 南方 水运交通 临水

文档评论(0)

yigang09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