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热量缺乏症.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圖1-4 營養標示之範例 * 圖1-4 營養標示之範例 * 1. 標示項目: (1) 「營養標示」之標題。 (2) 熱量。 (3) 蛋白質、脂肪、飽和脂肪、反式脂肪、碳水化合物(包括膳食纖維)、鈉之含量。 (4) 其他出現於營養宣稱中之營養素含量(例如:標示高鈣,則應另有鈣之含量)。 (5) 廠商自願標示之其他營養素含量。 * 對熱量及營養素含量標示之基準: 固體(半固體)需以每100公克或以公克為單位之每一份量標示,液體(飲料)需以每100毫升或以毫升為單位之每一份量標示,但以每一份量標示需加註該產品每包裝所含之份數。 * 3. 對熱量及營養素含量標示之單位:食品中所含熱量應以大卡表示,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應以公克表示,鈉應以毫克表示,其他營養素應以公克、毫克或微克表示。 4. 每日營養素攝取量之基準值:各營養素亦得再增加以每日營養素攝取量之百分比表示,惟應依據並擇項加註下列數值做為每日營養素攝取量之基準值(表1-3)。 * 表1-3 每日營養素攝取量之基準值 * 市售食品營養之標示 目前市售食品中反式脂肪之標示,因量少或非外來添加反式脂肪(如在加工過程產生的反式脂肪),有些業者可能會將反式脂肪量標示為零;另外,被視為減肥聖品之低熱量膳食纖維,亦可能被標示為「零卡」。針對此些食品營養標示不明確之問題,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已修正「市售包裝食品營養標示規範」。 * 八.公共營養與政策 1. 主要研究以族群和社區人口為對象,內容包含:國民營養狀況之調查與評估;弱勢族群之營養、健康與疾病之關係;以及政府之營養政策、教育與推廣等等。 2. 上述的研究較具本土性,但卻是政府制定營養標準和飲食目標等政策時,所必須確實掌握的資訊。 * 3. 目前國內外雖然因為人民生活之改善而使嚴重的營養缺乏已不多見,但是邊緣性(隱性)營養素缺乏的問題仍甚普遍。如今更因人類壽命的延長,使得老年人營養、如何以良好的營養來防治慢性疾病的問題變得格外重要。 * 4. 良好的營養並非健康的唯一要素,因為有許多疾病是遺傳或是環境因子(如汙染)以及不良之生活習慣(如缺乏運動、抽菸、飲酒)等所造成。 5. 除了要注意營養問題外,尚需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及生活環境。加上定期之健康檢查,以便早期發現疾病並及早治療,更是避免慢性疾病以達到健康長壽的不二法門。 * THE END * * 二.健康食品與保健、疾病預防 1. 功能性食品(functional foods)是指任何食物,包括天然、組合或製造,只要能預防或治療疾病、生理失調以及促進體能、記憶、認知等功能者都可稱之。 2. 由於國人對食補的強烈喜愛,據估計,國人每年約花費200億臺幣在保健食品上。 * 3. 由於國內無適當的法規可以規範,因此常發生因業者的不當廣告和消費者不當補充而危害健康的問題。 4. 我國立法院通過「健康食品管理法」,已為一個法定專有名詞。 * 5. 「健康食品管理法」中明訂食品不再能任意宣示療效,若要宣稱某一食品或成分具有某種特定的療效,則必須先驗證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並經政府委託的專家審查通過後才得以宣示療效。 6. 從正式立法以來,國內有關健康食品的研發進展甚為迅速,至2011年已有200多種產品被認證為健康食品,並獲得政府頒發的健康食品驗證之標記。 * 三.營養與老化 1. 人口老化所伴隨的問題從健康之維護、疾病的治療,以至於社會福利以及經濟之負荷皆與營養有關。 * 2.有關老化與營養的研究較重要的項目包括: (1) 營養與能量的需求;減少進食量對壽命以及疾病的影響。 (2) 邊緣(隱)性營養素缺乏對身心之影響。 (3) 營養素之間和營養素與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interaction)。 (4) 老年人營養之評估。 (5) 對老年人族群營養知識之推廣策略。 * 四.膳食、營養與神經系統 1. 膳食和營養對神經系統、腦細胞健全與疾病之發展扮演重要的角色。 2. 研究重點在探討膳食如何改變中樞和周圍神經之化學性質和功能,以及神經系統之內在機制(包括神經傳導和荷爾蒙方面)如何影響身體的代謝活動。 * 五.營養素與基因表現的關係 研究之重點在營養素和食物成分如何影響與規範基因之表現 利用基因之表現來預防和治療疾病。 此一方面的研究需要營養學的知識,加上分子生物學的觀念和技術互相配合。 * ?基因改造食品 1. 基因改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GMF)是由基因改造生物所加工而成,凡以基因重組技術所衍生的食品,皆可稱之。 2. 為了增強農作物之抵抗力、適應惡劣耕作條件、增加農作物的產量、改良食物的外觀、味道和口感、改變農作物的特性等目的。自90年代開始,利用人工方式將其他生物的特殊基因植入農作物,或除去其原有的基因,以改變作物的本性。 * 主要基因改造食品生產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