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灾害相关研究之心得报告.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專題討論心得報告 天然災害—「颱風」相關研究之心得報告 教授:胡子陵.林淑真博士 學生:謝志宏 學號: 日期:96年4月28日 大綱 一、前言 二、研究動機與目的 三、文獻探討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結果 六、參考文獻 一、前言 根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民 89 )所修訂的「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辦法」中指出,天然災害係指因颱風、焚風、豪雨、乾旱、霪雨、冰雹、寒流或地震所造成之災害。 台灣位在西太平洋颱風帶,當颱風來臨時 往往造成嚴重之災害。透過好的教育活動以達到防災的效果,是值得關心的議題,國小教育是各階段教育的基礎,所以落實國小防災教育是重要的課題 二、研究動機與目的 台灣由於地處環太平洋颱風帶,大量雨水以及強風所造成的災害相當嚴重。因此,舉凡強風豪雨都可導致風災、水災、海水倒灌、地層下陷、道路損毀、農作物損失,乃至於山崩與土石流 因此面對此一自然災害,民眾的防災知識以及應變方式是值得討論的議題 從教育基層著手,了解國小學童及教師的防災知識及應變 三、文獻探討 台灣由於位於颱風路徑的要衝,因此颱風所將來的豪雨,常造成山洪爆發,河堤、農田的沖毀,並造成下游及低窒地區的積水,引發水災(林俊全,民 89 )而登襲台灣之颱風,平均每年有三到四次。(陳正改,民 89 )。發生次數以八月份最多,七月和九月次之,所以每年的七、八、九月可稱為台灣地區的颱風季節。 三、文獻探討 科技技術的進步,造成墾植能力大增,農地毫無限制的擴展,因未能規劃,又無適切教育配合,終於因為對自然環境過度超限利用,造成坡地水土流失,如種植檳榔,犧牲環境換來金錢 · 長期而言,針對如此惡化的環境,防災教育的首要之事,就是改變民眾做好水土保持之態度與觀念 · 三、文獻探討 (一)李秀芬(1995)針對高中一年級學童探討氣壓的概念研究,其研究結果指出,較多學者所共同具有的迷思想法 (二)蘇育任(1999)探討職前及在職國民小學教師的天氣概念及其相關迷思概念。題選項百分比統計分析中,歸類職前及在職國小教師可能具有的錯誤概念或迷思概念 (三)謝惠珠(2001)調查國中學童對颱風相關知識的瞭解程度及颱風相關的迷思概念 四、研究方法 問卷:(筆試、晤談) 編製—預試—決定問卷調查樣本(比例抽樣)—正式施測 資料分析: 1.描述性統計:轉錄與編碼、三角校正 2.推論性統計: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皮爾遜積差相關分析 多元迴歸分析 四、研究方法 轉錄與編碼:訪談過程全程錄音,再進行轉錄,謄寫成逐字稿。訪談部份的資料中, R 表示研究者, S 代表受訪學童,便於進行概念內容分析。 三角校正( triangulation ) : 資料的校正、觀察者的校正、方法的校正 四、研究方法 難度分析:試題的難易程度通常以全體受試者答對或通過該題的百分比 ( percentage passing )表示之(郭生玉, 1997 )。 其計算公式為: P = R / N X 100 % 上式中 P 值愈大, , P 代表試題難度, N 為全體受試者人數, R 為答對該題的人數。難度愈低; P 值愈小,難度愈高。 四、研究方法 鑑別力指數:分析高分組和低分組在個別試題上通過人數百分比,先將測驗總分最高的 27 %受試者列為高分組,最低的 27 %受試者列為低分組,高分組的百分比減去低分組的百分比所得的差數,作為鑑別力指數( index of discrimination ) (郭生玉,1997)。 其計算公式如下: D = PH 一 PL 上式中, D 代表鑑別力指數, PH 為高分組通過人數百分比, PL 為低分組通過人數百分比,鑑別力指數愈大,表示個別試題反應與測驗總分之間的一致性愈高。 五、研究結果(一) 學童對於有關「氣壓特性」方面的概念最欠缺;有關「颱風天氣型態」方面的概念較為完整 男女學童在颱風天氣型態、颱風形成原因等二個主題,差異達到顯著水準;城市通過率優於偏遠地區 學童的家長社經地位、學歷指數、職業指數與問卷得分有顯著的正相關存在 天氣迷思 五、研究結果(二) 國小學童僅六成熟悉防災知識仍嫌不足 運用Pearson積差相關計算出,颱風發布時機與消息取得、颱風小常識、颱風災害有顯著相關 都會區與非都會區防災知識答對率差異不大,防災態度都會區較優 家長學歷越高、對自然科有興趣、閱讀科目、文理科好等因素者防災知識及態度會較優 五、研究結果(三) 學童對天氣變化相關概念的認知情形 學童對於「天氣變化」概念的另有概念之來源 國小高年級男女學童在天氣變化概念認知的差異 五、研究結果(四) 國小學生的環境災害知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