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35
華梵大學補助「現當代中國古典詩研究室——《韋齋詩存》述解與研究」九十四學年度(下)第五次讀書會2007/5
韋齋詩述解一修稿一校──《思光詩選》述解之十二
王隆升
目錄
詩 題
起訖頁數
碧玉
02
05
書枚先生以長排見寄,用昌谷「惱公」原題原韻。讀後步韻奉答
06
22
己酉初秋,晤伯兄於洛城,共步街衢,閒話舊事,歸成二律(二首)
23
27
哈佛校園晚步
28
31
感懷
32
36
詠紐約聯合國大廈 殘餘腹聯
37
38
日暮獨步憶寅恪先生詩有感
39
41
初抵普大寄香港友人
42
44
書懷並贈子健伉儷
45
47
懷普城諸友--杜維明
48
50
懷普城諸友--陳大端
51
53
懷普城諸友--劉子健
54
56
懷普城諸友--童世綱
57
59
說明:
述解資料共計59頁。
碧玉 寓所不遠,有小院植碧桃一株,橫枝當風1,色作微紅,雖秋日無花而風姿2可喜,車過見之。明日往尋,則重扉深掩,竟不得復見矣。詩以記之。
碧玉真憐出小家3,不披綺繡4自風華5。輕車6夜過香侵夢,半臂秋寒色映霞7。
嫩葉有緣8承雨露9,墜英10無奈11辱12泥沙。桃源13忽失漁郎14路,惆悵長街起暮鴉。
案此詩作於戊申秋間,時方居太子道15也。
【解題】
此詩作於戊申(1968)年,先生四十一歲。<碧玉>一詩筆法,乃擬風塵女子以說碧桃風姿,為戲作耳。碧玉為女子名,據《樂苑》所載,為南朝宋汝南王之愛妾,生卒年不詳。先生某日偶然見得碧桃一株,姿態可愛,復於次日再尋,有未見之遺憾,故有此作。此詩押下平聲六麻韻。
【註釋】
1 橫枝當風:當風,迎著風。元明雜劇《勘金環》第三折:「我性命恰便似當風秉燭。」此指碧桃樹迎風之姿態。
2 風姿:豐美的姿容。五代周.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牽紅絲娶婦》卷上:「郭元振少時美風姿,有才藝。」
3 碧玉真憐出小家:語本無名氏<碧玉歌>之「碧玉小家女」,指小戶人家的女兒,可以憐愛。後以「小家碧玉」指平常人家年輕貌美的少女。無名氏<碧玉歌>(據《樂府詩集.卷四五.清商曲辭二》引)云:「碧玉破瓜時,郎為情顛倒。芙蓉陵霜榮,秋容故尚好。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貴德。感郎千金意,慚無傾城色。碧玉小家女,不敢貴德攀。感郎意氣重,遂得結金蘭。」
4 綺繡:五彩華麗的絲織品。語本《漢書.卷二十八.地理志下》:「故其俗彌侈,織作冰紈綺繡純麗之物,號為冠帶衣履天下。」
5 風華:風韻才華,形容一個人內才外貌極為出眾。此指碧桃姿態之美甚。
6 輕車:輕便的車子。語本唐.韓愈<送石處士序>:「若駟馬駕輕車就熟路,而王良、造父為之先後也。」
7 秋寒色映霞:秋日寒色主紅,與「陽光照在雲層上所映出的紅色光彩」之霞色輝映。唐.王勃<滕王閣序>有:「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句。桃花為紅,橫枝爛漫,故言。
8 有緣:有緣分。指一切遇合,若宿緣前定。語本《三國志.魏書.卷十四.董昭傳》:「曹今雖弱,然實天下之英雄也,當故結之。況今有緣,宜通其上事,并表薦之。」
9 雨露:實解為雨滴和露珠,亦指雨露之恩,比喻恩惠德澤。唐.劉禹錫<蘇州刺史謝上表>:「江海遠地,孤危小臣。雖雨露之恩,幽遐必被。」
10 墜英:即落英、落花。晉.陶淵明<桃花源記>:「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11 無奈:無可如何、不能如何之意。《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只為點繡女事急,倉卒中,不暇思前算後,做此一事,也是出于無奈。」此指碧桃凋落後,為泥沙所染,非出於自願之意。
12 辱:為……所玷汙。
13 桃源:比喻風景優美而人跡罕至的地方,亦用於比喻心目中理想的世界。晉.陶潛《陶淵明集.卷六.桃花源記》:「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
14 漁郎:年輕的漁夫。唐.許渾<灞上逢元九處士東歸>詩:「舊交已變新知少,卻伴漁郎把釣竿。」「桃源忽失漁郎路」句即本晉.陶潛<桃花源記>。
15 太子道:太子道位於今九龍旺角一帶。一九二二年四月,英皇喬治五世的太子愛德華訪港。期間愛德華對九龍一條正開發成花園洋房區之街道甚為欣賞,港府因而將此街命名為Prince Edward Road(愛德華太子道),簡稱太子道。一九七九年一月十二日分拆為東西兩段。分別為太子道東、太子道西。
【鑑賞】
閱讀此詩,讓人想起崔護之故事。某年清明時分,崔護進京應試落第,獨自到城郊散心,見一宅院花木扶疏,甚為幽靜。好奇敲門,美女啟扉,崔護告之口渴,女子便邀入內奉茶。翌年,崔護,再度拜訪,卻見門庭深鎖,未見伊人,悵恨不已,故賦詩一首<題都城南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