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汉语叙述型结构的特征与发展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國語文學 第73輯(2016. 12) 5-25쪽 上古汉语叙述型结构的特征与发展研究 謝 衛 菊* 目 次 Ⅰ. 绪论 Ⅲ. 从叙述型结构到连谓结构的 叙述型结构的语义 句法和 发展 Ⅱ. 、 语用特征 Ⅳ. 结论 1) Ⅰ. 绪 论 石毓智 李讷 指出 现代汉语动补结构都是从连动或连谓结构 、 (2004:54) “ 发展而来的 1) 而且 石毓智 李讷 又从结构上指出 所有的动补 ” 。 , 、 (2004:59) “ 结构都可以不带宾语 当它们带宾语时就只有两种格式对立 和 2)。 , : VCO VOC” 那根据是否带宾语 上古汉语的连谓结构体现为 , ₁ ₂ ₁ ₂, ₁ ₁ ₂ ₂, V V O, V OV V O V O 四种结构 同时 梁银峰 指出 新兼语式是一种新产生的句法 ₁ ₂ 。 , V V (2006:71) “ 结构 但这种结构不是凭空产生的 而是源于当时的一 (syntactic structure), , 种话语结构 。这里提到的 新兼语式 ₁ ₂ 即属于 ₁ (discourse structure)” “ V O(S)V ” V 型连谓结构中的一种 既然作为连谓结构之一的新兼语式有 自身的来 OV ₂ 。 *庆北大学 中文系 讲师 石毓智 李讷所说的 动补结构 与本文中所提到的 述补 结构相同 只是用语上 1) 、 “ ” “ ” , 的差别 同时 本文的行文过程中会同时考虑宾语 所以一般使用 述补宾结构 。 , , “ ” 这一用语。 我们为了行文的方便 将处于 句法关系 的连谓结构 即语法化为述补宾结构之 2) , “ ” , 前记为 ₁ ₂ ₁ ₂,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