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附件一:
《深圳市华安液化石油气码头改造工程海洋环境影响评价简本》
1、工程概况
本项目工程位于深圳大鹏湾北岸的下洞地区海域。。
为加强天然气应急储备气源设施建设,保障深圳市天然气的安全、稳定、可靠供气,维护城市生活稳定;提升现有港口运作效率和用地集约水平,向深圳市高压管网调峰补气;保障清洁能源项目,支持深圳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深圳市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拟在现有5万DWT码头东侧扩建9万m3LNG码头1座,该码头兼顾1万至9万m3LNG船舶停靠;水域按9万m3LNG船舶进行疏浚。码头利用新的钢引桥与陆域相连。综上所述,建设内容主要包括:1个1~9万m3的LNG泊位、1座连接陆域的引桥、管线桥、行车通道。
本工程用海类型为透水构筑物用海和港池用海,占用海域面积为33.4709公顷,使用岸线长度7m。
2、工程分析
施工期
本工程采用2艘3000m3耙吸船进行港池航道疏浚,取泥沙再悬浮12kg /m3,装满舱容约需要1小时,疏浚满舱可导致 36000kg 泥沙再悬浮,依此换算得每艘耙吸船产生的源强为10 kg/s。疏浚时耙吸船为间歇释放源强,每5小时释放一次,每次释放时间持续1小时,每天共计释放2次。抓斗船施工产生的悬浮泥沙为20kg/m3,8m3抓斗式挖淤泥,每斗开挖时间为2分钟,每小时泥沙再悬浮7250kg,则抓斗式挖泥船产生的悬浮泥沙源强为1.33kg/s,近似为连续点源。
营运期
本项目营运期间对海洋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于废水排放、固体废物对海域水环境的影响。本工程码头无生活污水收集,也无其他生产污水收集;工程码头面、引桥面及靠船墩面很小,因此营运期的污水主要是靠泊船舶生活污水和油污水。
根据相关的国际公约和国内的海洋保护条例,LNG船舶在进入港区后,将严禁在港区内排放生活污水及含油废水,其经过船上处理设施处理后的废水需在离港12海里以外海域排放,若船上的废水处理设施出现故障,则需委托有资质的公司对LNG船舶上的污废水进行统一收集上岸处理。因此,项目LNG船舶所产生的生活污水及含油废水对港区水域造成的影响较小。
3、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水质状况
2008年12月20日~2009年3月25日(春季):调查海域石油类部分站位出现不同程度的超标,大潮涨潮和落潮时的超标率分别为22.7和36%,小潮涨潮和落潮时的超标率分别为27%和45%。pH仅在小潮落潮时的S16站点的表层超标,超标倍数为0.17。其监测因子包括DO、COD、活性磷酸盐、无机氮、锌、汞、铜、铅、锌、镉、总铬、砷和挥发酚等其他因子表、底层各站位均未超标,均符合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要求。
2012年9月15日~2012年9月21日(秋季):调查海区仅有DO和石油类出现超标现象,但超标倍数较低。涨潮时,DO在表层水体中的超标倍数为0.66,底层最大超标倍数数为4.93;石油类仅个别站位超标,表层最大超标倍数为0.18,底层无超标现象。落潮时,DO在表层水体中的最大超标倍数为0.08,底层最大超标倍数为3.7;
综合而言,DO在涨潮和落潮时的超标率分别为52%和40%,石油类在涨潮和落潮时的超标率分别为4.7%和29%。项目所在海域的水体主要收到石油类的污染。COD、活性磷酸盐、汞、铜、铅、锌、镉、总铬、砷等其他因子涨、落潮的表、底层各站位均未超标,均符合二类海水水质标准要求。
(2)沉积物状况
春季调查结果显示,表层沉积物中总汞、铜、铅、镉、锌、砷、总铬、石油类、硫化物的单项标准指数均小于1,全部评价因子均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标准,有机碳全部站位超过第一类沉积物质量标准。总体而言,监测海区表层沉积物的质量状况良好。
秋季调查结果显示,表层沉积物中有机碳、硫化物、总汞、砷、铜、铅、镉、锌、铬、石油类的单项标准指数均小于1,全部评价因子均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标准,表层沉积物无超标样品,Z11站位的石油类标准指数接近1,说明调查海域的部分海域存在石油类污染的潜在问题。总体而言,监测海区表层沉积物的质量状况良好。
由上述2次调查可见,深圳大鹏湾沉积物基本满足相应功能区要求。沉积物质量良好。
(3)生物状况
= 1 \* GB3 ①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
春季调查表明,监测区内叶绿素a含量的平面分布总体呈现北高南低,由北向西南、东南方向递减的趋势。平均叶绿素a含量为3.08mg/m3,变化范围为1.06 mg/m3~6.12 mg/m3,变幅较小。平均初级生产力为317.41 mg?C/m2?d,在85.07 mg?C/m2?d~639.69 mg?C/m2?d之间变动,变幅相对较大。各测站中以S6站最高,S5站次之,S7站最低。初级生产力的平面分布趋势与叶绿素a含量基本一致,总体而言,监测海域叶绿素a含量和初级生产力处于中等水平。
秋季调查表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