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神话传说与中国哲学的发端、早期议题 我们满怀寻根意愿,来到先民的世界,透过那些蛛丝马迹,在时间之弦的颤动中,荷负着过去与未来的沉重。 ——聂士全 提 纲 一、中国哲学史应从哪里讲起? 二、哲学思想的起源 1、神话 2、传说 3、殷人敬鬼 4、周人的天命观 5、早期的阴阳五行说 三、周公建制 四、孔子以前或同时的思想家的言论 五、诸子哲学兴起的时代背景 一、中国哲学史应从哪里讲起 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第三讲): “中国可以说哲学,应该是从春秋战国时代说起,从先秦诸子说起。”从春秋战国开始,只能从孔子开始。理由是,孔子以前,周朝虽已有高度的文化,孔子以前,各诸侯国也有一些了不起的人物出现,如郑国的子产、齐国的管仲等,但只能从孔子说起, “这是因为从孔子开始对尧舜夏商周三代文化有一个反省,有了反省才自觉的提出一个观念,建立一个原则。有观念、有原则,我们的生命就有一个明确的方向。” 据此,牟氏批评了胡适之《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册)从老子讲起的做法,指出老子的思想是后起的,因为“道家的思想是反面的思想。有正面才有反面。”也就是说,老子思想是对儒家的一种批判,所以应当先有儒家,然后才有道家。 另外,从老子讲起,夏商周 的文化背景也连不起来。 另外,牟氏还通过对叶水心《习学记言》中观点的批判,更进一步说明了从孔子讲起的理由。 叶水心是从三代讲起,认为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已经体现了“道之本统”,孔子隶属于这个传统,只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的骥尾,只是一个整理古文献的档案家。 牟氏认为叶水心关于“道之本统”的理解固然不错,但他不了解后来从孔子开始的“孔子传统”。指出“夏商周三代这个道之本统到了春秋时代孔子出来,振拔了一下,另开一个新传统”,即“孔子传统”。孔子尽管上承夏商周三代这个道之本统,但不是完全等于这个道之本统。因此,叶水心的看法是不行的。 此处要提出一般所谓“九圣相传”的说法,即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孟子。(出自韩愈之说。) 正如牟氏所说,孔子以前的夏、商与西周、东周前期,中国已有高度的文化。尽管可以将孔子作为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哲学家,但不能不对此文化背景做一大致交待,同时,亦要对孔子以前及同时期的思想言论有所了解。 无论是宗教层面,还是思想层面,都反应了先民对我们所生活于其中的世界的一种理解或认知,此类理解往往都充满无限丰富的想像力。 二、哲学思想的起源 徐旭生(1888~1976)据河南安阳殷墟的学术发掘,以殷朝中叶,盘庚时为界,将古代史区分为“传说时代”和“狭义的历史时代”。传说时代的事迹无信史可征,故“尧舜禅让”、“夏禹传子”、“商汤放桀”等历史事件尚待考辨。《尚书》中的《虞书》、《夏书》、及《商书》之前数篇,是后代儒家托古而作,《尚书·商书·盘庚》以后各篇,和殷墟小屯发掘出来的甲骨文片,是我国最早的成文史料。(参考孙叔平:《中国哲学史稿》) 因此,探究初期中国哲学的背景,应依这些史料为据,即神话(Myth)或传说(Legend),和殷商后期的文字发掘。 1、神话 哲学是理智的阐明的,从那些自远古流传下来的信息(传说、文献、考古)中,找寻出先民们的生命智慧是最重要的。文化应当有个头,尽管应当,但我们不一定能够真实地到达那里。 ——神话乃先民对世界的一种把握方式、一种理解。它表明,世界有个开始、边际的,即是有原因的,尽管这个原因是一种诗意的想像、猜测。 ——学者认为(吴国桢《中国的传统》),中华文明之初,神话极为贫乏,远不能和古希腊、古印度相比。像盘古开天辟天、嫦娥奔月,都是后人伪造的,无法成为勾勒中国社会生活的依据。 屈原《天问》: 曰: 遂古之初, 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 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 谁能极之? 凭翼惟像, 何以识之? 明明暗暗, 惟时何为? 阴阳三合, 何本何化? 请问: 远古的起头, 是谁传说的? 上天下地还没形成, 是从哪里查考得的? 黑夜白昼一样蒙蒙暗, 有谁能够穷究它的? 大气弥漫无形只有想像, 凭着什么认识它的? 白昼明明、黑夜暗暗, 这是怎么造成? 阴阳三合而有生命, 哪 是本体,哪 是功用? ●盘古开天辟地 其一: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 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其二: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