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树木栽培养护学.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园林树木栽培养护学 主讲教师:易小林 第一章 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 第一章 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 第一章 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 第一章 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 第一章 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 第一章 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 第一章 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 第一章 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 第一章 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 叶幕 具有明显主干的成年树叶幕 无明显主干的成年树叶幕 成片栽植的树木叶幕 第一章/第七节 花芽分化 一、花芽分化的概念和意义 花芽分化:由叶芽生理和组织状态转化为花芽 生理和组织状态的过程,称为花芽分化。 花芽形成:由叶芽与花芽开始有区别的时候 起,逐步分化出萼片、花瓣、雄蕊、雌蕊以及整 个花蕾和花序原始体的全过程,称为花芽形成。 是部分或全部花器官分化完成的过程。 花芽分化的意义:花芽分化直接影响到第二年 花的时间、数量和质量。 第一章/第七节 花芽分化 二、花芽分化的过程 (一)生理分化期:生长点内部由叶芽的生理 状态转向形成花芽的生理状态的过程。 特点:长点内原生质处于不稳定状态,对内 外因素有高度的敏感性。 (二)形态分化期:由叶芽生长点的细胞组织 形态转化为花芽生长点的组织形态的过程。 花芽分化 第一章/第七节 花芽分化 三、花芽分化的规律 (一)花芽分化的长期性:树木的花芽分化是 相对集中又相对分散,分期分批陆续分化形成 的,需要经过长期的时间。 (二)花芽分化的相对集中性和相对稳定性: 花芽分化是相对集中相对分散分期分批陆续分化 的。树木花芽分化时期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年 份是相对集中和稳定的。如,玉兰集中在6~7月 份。 第一章/第七节 花芽分化 三、花芽分化的规律 (三)花芽分化临界期:树木的芽从叶芽向花 芽进行形态分化之前,必须有一个分化临界期 (生理分化期)。各种树木的分化临界期是不同 的。 (四)形成一个花芽所需要的时间:不同的树 种形成一个花芽所需的时间不同。如,苹果需2 个月,月季需要2周。 第一章/第七节 花芽分化 四、花芽分化的类型 (一)夏秋分化型:早春或春夏间开花的树 木,如玉兰、桃花等,花芽在前一年的夏秋 (6~9月份)进行分化。 (二)冬春分化型:花芽分化期从12月份到第 二年的2月份,分化时间较短且连续,如柑橘。 (三)一年多次分化型:在一年中能多次抽 梢,每抽一次梢,就分化一次花芽并开花,多次 开花。如,月季,四季桂等。 (四)当年分化当年开花型:当年新梢上形成 花芽,于夏秋开花,一年只开一次花(紫薇)。 第一章/第七节 花芽分化 五、影响花芽分化的因素 (一)花芽分化的内部因素 1、内在条件: (1)要有充足的营养。 (2)要有形态建成的调节物质:内源激素,包 括生长素(IAA)、赤霉素(GA)等的变化。 第一章/第七节 花芽分化 五、影响花芽分化的因素 (一)花芽分化的内部因素 2、不同器官的相互作用: (1)枝叶生长与花芽分化 枝叶繁茂,才能够制造大量的光合产物(营养 条件),才能提早形成花芽。 新梢摘心或去幼叶都有利于花芽分化,摘心 和去幼叶降低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的 含量,抑制新梢生长,促进营养物质的积累。 第一章/第七节 花芽分化 五、影响花芽分化的因素 (一)花芽分化的内部因素 2、不同器官的相互作用: (2)开花结果与花芽分化 开花和结果会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过度开花 将影响新梢和根系的生长,从而影响花芽分化。 (3)根系生长与花芽分化 根系生长与花芽分化成正比关系,吸收根多, 则增加蛋白质的合成和细胞激动素的水平,蛋白 质和细胞激动素直接影响花芽分化。 第一章/第七节 花芽分化 五、影响花芽分化的因素 (二)花芽分化的外部因素 1、光照 光照强度影响:强光(紫外线)抑制新梢生长 素的合成,抑制新梢生长(节间短,植株矮 化),促进花芽形成。 光周期影响:短日照植物与长日照植物。 2.温度:温度影响树木根系生长、吸收,影 响树木体内的激素水平,间接影响花芽分化。 3.水分:适当控制水分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 累,促进花芽分化。 第一章/第八节 休眠期 树木休眠现象是为了适应不良的环境(低温、高 温、干旱等)条件所产生的一种特性。 一、树木休眠期外部形态的表现 正常的休眠有冬季休眠、旱季休眠和夏季休眠。 夏季休眠一般只是某些器官的活动被迫休止,而不 表现出落叶。树木休眠期外部特征: 1、枝条变色成熟; 2、冬芽成熟; 3、绝大部分落叶树地上部分叶片全部脱落,没有 任何生长发育的表现。 第一章/第八节 休眠期 二、两种不同的休眠 自然休眠:又称生理休眠或深度休眠,是由树木 生理过程所引起的或由树木遗传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