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卷第 期
19 1 Vol.19 No.1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 月
2019 3 ( ) Mar.2019
JournalofJiansuUniversitofScienceandTechnolo SocialScienceEdition
g y gy
文章编号: ( )
1673-0453201901-0001-0007
沙夫茨伯里“无利害性”概念探析
韩宇蠧
(浙江大学 中文系,浙江 杭州 310028)
摘 要:“审美的无利害性”作为一种有现代意义的审美态度,在 世纪经验派美学家那里已初见端倪。
18
而作为这一传统的开启人,沙夫茨伯里首次从主体出发提出审美不涉及利害的观点,将“无利害性”这一
概念运用于道德和宗教领域,并进一步将之推广于审美理论。在此影响下,其审美理念主要体现为道德
无利害性、非利己主义的审美判断立场。这样的审美理念不仅使得沙夫茨伯里的思想呈现出较强的现
代色彩,而且在很大程度对康德的“审美无利害性”造成启发与影响,开启了一个以美学来释道德,以道
德来释美学的时代。
关键词:无利害性;道德;美;沙夫茨伯里;康德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B83-09 A
沙夫茨伯里( , 对于国外相关研究的翻译和改写,缺乏深入研究。
TheEarlofShaftesbur 1671
y
-1713)是西方美学史中无法绕过的人物,他身上 21世纪以来,彭立勋的《论舍夫茨别利的美学思
既有时代的烙印,又有历史的痕迹。他的思想综 想》、章辉的《夏夫兹博里的美学思想》都对沙夫茨
合了启蒙主义和自然神论,又受到经验主义和理 伯里的美学思想进行了全方位的扫描与探索。鲍
性主义的影响;他的内在感官说、美善同一论以及 勇玲、彭孝光、陈玲、冀艳丽等学者先后撰文,从道
形式美所体现的精神美等美学思想在西方美学史 德哲学、审美话语、自然神论、道德情感主义等方
上都有一定影响。沙夫茨伯里的哲学风靡于 18 面对沙夫茨伯里的美学思想进行述评。但总体而
世纪的英国,但伴随其身后的诸多哲学争论使其 言,对于其“道德无利害性”和“非利己主义的审美
声誉一落千丈,有关研究在 世纪五六十年代才 判断立场”分析尚显不足,对其将“无利害性”这一
20
逐渐恢复。E.L.Brett的《沙夫茨伯里三世:关于 概念推广至审美理论的过程阐述尚不多见,而将
世纪文艺理论的研究》以及 AlfredO.Aldride的 其放在宏观的美学史框架中考察其流脉与影响的
g
《沙夫茨伯里和自然神论者的宣言》是较早的综合 论文仍然较少。笔者试图从这几方面进行论述与
介绍沙夫茨伯里美学贡献的著作。在学术论文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