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院内感染细菌耐药 与对策 一 院内感染定义 发生在医院与所有医疗机构 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一般入院后48h发生 ) 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 医疗机构的访客在医院获得的感染 不同感染定义不同 二 院内感染特征 耐药菌感染为主 条件致病菌为主 伴基础疾病多:糖尿病、昏迷、呼吸障碍、免役缺陷、老年等 大多与医疗有关:手术、ICU、抗生素、体内置管 治疗困难、死亡率高 常见菌:葡萄球菌、肠球菌、肠杆菌科细菌、假单胞菌、不动杆菌、真菌 院内感染革兰阴性菌分布 我国院内呼吸道感染的主要革兰阴性菌 铜绿假单胞菌 25% 肺炎克雷伯菌 18% 不动杆菌 11% 其他革兰阴性菌 46% 不同标本中分离的主要革兰阴性菌及百分比(%) ICU 院内感染流行情况(EUROPE) 研究设计:时间点流行率 17 国家, 1447 ICUs, 10,038 病人 院内感染数 4,501 患者感染 (44.8%) 肺炎: 967 (46.9%) 其他下呼吸道感染: 368 (17.8%) 尿路感染: 363 (17.6%) 血流感染: 247 (12.0%) Vincent J-L, et al. JAMA 2005;274:639-644. 三 院内感染的后果(美国) 感染发生率: 5-10% 发生率逐年上升 每年~200万患者发生医疗相关感染 医疗相关感染致 ~9万患者死亡 每年经济损失达 $45-57 亿美元 耐药细菌感染的后果 细菌耐药的直接后果 增加患者住院时间与住院率 增加死亡率 增加感染发病率(MRSA, VRE, ESBL) 增加医疗费用 间接后果 无法治疗的感染 对生产力损失 四,院内感染的病原菌 医院感染耐药变迁:革兰阴性杆菌 院内感染革兰阴性菌敏感性监测(NPRS) 2002年全国17家医院汇总报告 2004年1月完成 全国17家医院革兰阴性菌总体敏感性 全国17家医院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总体敏感性 全国17家医院铜绿假单胞菌敏感性 全国17家医院鲍曼不动杆菌敏感性 全国17家医院产诱导酶肠杆菌科细菌敏感性 全国17家医院大肠杆菌敏感性 全国17家医院肺炎克雷伯菌敏感性 全国17家医院阴沟肠杆菌敏感性 绿脓杆菌的耐药变迁 变形杆菌属对不同抗菌药物的敏感率 沙雷菌属对不同抗菌药物的敏感率 3157株粪肠球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敏感率 556株厌氧细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敏感率 五 耐药菌增加的原因 耐药菌产生增加(抗生素选择性压力):由于医生过多地使用抗生素,造成对基因突变及耐药基因转移的耐药菌进行了筛选 耐药菌传播增加:通过医护人员尤其手的接触,细菌在病人间交叉寄生造成耐药菌株在医院内的传播,以及随后通过宿主病人的转移,耐药菌在医院间甚至社区进行传播 三代头孢菌素过量使用------最主要因素 ESBLs --- 大肠杆菌,肺克,其他肠杆菌科 MRSA --- 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 VRE --- 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 细菌耐药的主要机制 阻止抗生素通过细菌外膜进入细胞内—此种耐药机制占12% 改变抗生素的作用靶位(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阻止抗生素与之结合发挥作用—此种机制占8% 产生?-内酰胺酶,水解?-内酰胺类抗生素—此种机制占80% 产生?-内酰胺酶是目前细菌广泛耐药的最重要机制 控制β-内酰胺酶耐药的策略 研发新的对?-内酰胺酶稳定的?-内酰胺类抗生素 碳青霉烯类(包括亚胺培南) 越来越多的细菌对其出现耐药 四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吡肟) 对抗I型?-内酰胺酶-AmpC酶效果良好; 无抗ESBLs功能,未解决临床耐药问题 Chenming-jun et al,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 2003 Vol.38 No.8 PART B院内感染的耐药控制 干预措施 医务人员的宣教 上级医生查房 内科大查房 减少头孢他啶的使用能够降低多重耐药肺炎克氏菌的感染 实行限制抗生素的政策 强调感染控制措施 接触隔离 对尿或粪便培养进行监测 (医院A) 控制β-内酰胺酶耐药的策略 研发新的对?-内酰胺酶稳定的?-内酰胺类抗生素 发展特异的?-内酰胺酶抑制剂 他佐巴坦、舒巴坦和克拉维酸 抗生素干预策略 减少三代头孢菌素的使用 预防并减少ESBLs发生 预防并减少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发生 替代三代头孢菌素 用于抗生素干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