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练笔练就“大文章”
小学高段习作“随文练笔”作业设计与研究
山西省长治市城区惠丰小学 周英萍
【摘 要】“随文练笔”极有利于小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和作文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能紧随阅读教学,促进学生深入领悟文本,既继续着作者的创作又融入了自己的思考、理解与感悟。
【关键词】随文练笔 感悟理解 思维飞扬 情真意切 陶冶情操 文学素养
“随文练笔”即在阅读教学中充分挖掘文本、精心地设计,有效地指导学生结合课文、结合自己的理解当堂或者课后进行的小练笔习作。“随文小练笔”不同于单元作文训练,其选材角度小,内容简短,贴近生活实际,极有利于小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和作文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能紧随阅读教学,促进学生深入领悟文本。
而我校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更能使学生彻底打开自己的思维空间尽情想象,使学生在读中悟,悟中写,写后画,读一读、写一写、画一画的同时既继续着作者的创作又融入了自己的感悟、思考与理解。一读一写一画中,看似短小精悍的随文练笔不仅鲜活了起来,而且更具画面感、更具生命力,同时丰富思维、滋润心灵、陶冶情操。
一、随文练笔的理论依据
1、随文练笔符合阅读心理过程。
心理学研究表明,阅读和写作是两个不同的心理过程。前者是自外而内的意义吸收,后者是由内而外的思想表达。这两个心理过程之间是可以互相沟通的。一个完整的阅读教学过程,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实现从语言到思想的升华,也要实现从思想到语言的表达。长期实践证明,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读写分离,两败俱伤。
?2、随文练笔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
儿童具有较强的模仿性,他们在学习语言和各种技能的最初阶段都是要借助模仿为“阶梯”.根据儿童这一心理特点,教学中把阅读与写作紧密地结合起来,用课本提供的范文形象地告诉学生,某一篇作文该写什么和怎么写。由于有课文提供的范式,学生练笔时就感到有话可说,这不仅消除了学生习作的恐惧心理,还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有范文作为样本,学生在练笔时,无论是写作内容,还是写作方法都有所借鉴,同学们可以仿作,也可以改作,甚至可以创作。有时还可以边仿边创,创中兼仿。在范文的引导下,学生能言之有物,言而有序,逐步实现由仿到创。久而久之地训练下去,他们的习作水平自然就会得到提高。
再说,儿童都有较强的表现欲。学年前儿童表现为强烈的口头表现欲望。入学后,通过群体的生活和教学活动,他们的生活经验和阅历大大丰富了,孩子们认识了一定数量的汉字,积累了一定的语言材料和习作基础知识,他们不再满足于口头语言的表达,更加注重了以书面的形式来表现自我,表现为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很想把学习时的感悟通过文字表达出来,达到与人深层次交流的目的。而读写结合,随文练笔正是借助于大量片断训练的形式,让学生运用阅读所获得的知识和感悟结合生活与文本对话,与他人交流,这也正满足了儿童这一心理的需求。
3、随文练笔符合知识与能力的转化规律。
在儿童的认知活动中,随着学生知识的不断积累,他们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因为能力是在学生学习和训练,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小学生的习作能力也是在对课文的理解和学习中形成的。学生在学习课文时感受文本精彩的语言,精巧的构思,精妙的方法。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教师适时安排读写结合小练笔,学生就能逐步将自己积累的丰富语言和简单的写作知识运用到习作中去,用从课文学到表达方法准确表达语言。实践证明,知识与能力的转化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只有在大量的读写活动中,学生才能实现由知识向能力转化,达到既提高阅读水平,又提高习作能力的目的。
二、随文练笔的具体做法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认为除了让学生感情朗读课文外,还要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使读与写有机的结合起来。但我们一些老师认为,在课堂上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会打断教学的思路,影响课堂教学结构的完整性和严密性,降低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增加了学生的压力。我想,如果我们能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抓住练笔的恰当时机,使课堂练笔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那效果肯定是非常理想的。我们可针对课文内容的可挖掘性,抓准训练点,设计“随文小练笔”。如:
1、随文练笔 有感而发
在我们的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的课文包含着非常丰富的情感,如果我们能进行恰当的引导,学生对课文就会产生很大的共鸣,觉得有很多话要说,这时就是练笔的最好时机。我在教学《老师领进门》这一课时,教学到“今年我回家乡去,在村边遇到老师拄杖散步。我仍然像40年前的一年级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时,我先告诉学生文中的“我”为何许人,当学生对刘绍棠产生了深深的敬佩时,我安排小练笔:就是这样一位很了不起的人他见到教育他培养他的恩师时,会说什么呢?让学生写一段话,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学生很自然地说出作者的成功与老师的教育是密切相关的。大部分学生写出了作者感谢田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