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平安时代前期的漆工艺,忠实地承袭了奈良时代的技法,但逐渐在技术与纹样上进行选择,寻觅自己的风格。 ·平安时代后期,特别是11世纪至12世纪时,是日本样式的完成时期,此时的作品更多地反映了宫廷贵族们的审美情趣,与过去唐风的华丽繁缛相反,转向了淡雅而优美的表现。 ·东京国立博物馆的《片轮车莳绘螺钿手箱》(图 5-7)等便是此时最有代表性的例作。另外,以平尘地子上嵌贴螺钿的技法制作的法隆寺献纳宝物《凤凰圆纹螺钿唐柜》,也是此期的代表作之一。 镰仓时代,漆工艺有了相当大的变化。与奈良时代潇洒的风格相比,此时更为锐利而有力、饱满而富于质感的气质充满了漆工艺的造型与装饰。 室町时代,从中国带来的漆工艺品被称为“唐物”,因作为御道具或者茶道而倍受珍重。于是,在中国漆器的影响下产生了“镰仓雕”。 桃山时代,漆工艺的规模不断扩大,城郭和邸宅的内部以莳绘进行装饰,在室内布置优雅而豪华的日用器具,由此可见当时那种自由而新鲜的感觉和情调。东京国立博物馆的《秋草莳绘砚台》(图 5-8)即这时闻名于世的作品。 日本漆工艺在江户时代得到了极大发展。江户初期的莳绘在保留桃山时代风格的同时,进一步洗练而简洁。随着日常生活和饮食习惯的变化,日用器具和餐饮器具也与实际生活的关系更为紧密了,漆工艺的各种技法似乎也顺应了这种趋势。与这种倾向相对照,注重创意和技巧的莳绘日用器具也应运而生,尾形光琳的《八桥莳绘砚箱》(图 5-9)等,可视为典范之作。 到了江户文化成熟的元禄年间,玩弄精巧细密的技法,乃至故弄玄虚地制造繁缛华丽的风气盛极一时。 为了奖励各大名牌产业,江户时代日本各地兴起了多种类型的产业。 曾经登峰造极的莳绘,从江户中期以后急速衰退,造型雷同、色彩生硬、漆质粗杂的器具时有出现。不久,明治时代的来临将漆工艺带入了近代产业的行列。在政府各项有力措施的支持下,作为日本传统工艺美术典型的漆工艺经过漆艺世家的努力,其价值终于被世人认可。 作为日本最早也最具代表性的金属工艺制品——铜铎(图5-10),到底是因何而造,用于何处,尚不很清楚。 第四节 金属工艺 到了古坟时代(200—300),金属加工的技术如铸金、雕金、锻金等也飞速发展。 飞鸟时代的金属工艺,具有与以往任何时候都不同的风格。随着佛教传入日本,金属工艺也更为生动活泼,并涌现出大量优秀作品,可以看出当时佛教美术的发展和稚拙而强烈的表现。从法隆寺献纳宝物《金铜透雕灌顶幡》中可以看出,透雕的技法应用及其轮廓线的美妙所在,真可谓此期金工制品的典型代表。 奈良时代比过去更为重视佛教,形成了以佛教文化为主流的局面。 另外,诸国的国分寺、国分尼寺的建立,也推动了各种塔的兴建,塔顶上的水烟、露盘是显示奈良时代铸金技术的一种作品。 至平安时代,文化风格发生了很大变化。精美华丽且富于装饰性和独具匠心的作品,代表了这个时代的特征。 由于佛教思想的变化和佛教文化的转换,天台、真言的密教带来了完全不同的佛具,末法的到来使埋经的浪潮波及全国。在鞍马山、那智山、金峰山等地有很多这样的经冢群的构筑遗址,在此类遗址中出土的作品以铜镜为最多,大多是薄而小的镜子,背面的纹样可以看出反映日本独特趣味的内容,展现了花鸟、秋草及流水等人类生活周围的动人情景和自然风貌。这种镜子区别于在此之前的唐式镜,被称为“和镜”(图 5-11),对日本铜镜工艺的纹样产生了很大影响。 镰仓时代的舍利塔多种多样、精致美丽,是其他任何一个时期所不可企及的。从宝塔形、五轮塔形到水晶的宝珠等舍利塔形,造型变化无穷,制作技术也采用了铸金、雕金、锻金等多种手法,可见对这些技术的熟练应用和掌握。其中西大寺的《金铜舍利塔》(图 5-12),可谓此时金属工艺的一枝奇葩。 华丽的金属工艺品也为数不少,神照寺的《镀金银透雕花笼》(图5-13)便是其中之一。 进入室町时代,代表金属工艺的是伴随着茶道而流行起来的烧水釜。位于福冈县远贺川河口的筑前芦屋和枥木县的佐野天明是当时烧水釜的两大产地。“芦屋釜”的质地非常光滑细腻,有“鲶肌”(像鲶鱼一样的肌理)或“绢肌”(像丝绸一样的肌理)之誉。《远山五匹马图釜》《松梅图真形釜》以及描写海滨松林的《滨松图真形釜》(图 5-14)等便是芦屋釜的代表例作。 织田信长统治时期,在各行各业选择了一批著名的工匠,并授予他们“天下第一”的称号,随后,造釜匠师与次郎、造镜匠师青家,皆成为世袭家族,其技艺代代相传。《桐竹纹镜》便出自铭有“天下第一”的青家之手,为桃山时代具有代表性的铜镜。 进入江户时代(17世纪初至19世纪中期),装剑金属工艺较为发达,并涌现出一批著名工匠及颇具个性的作品。 另外,在江户时代,柄镜也依据新的铸造法而批量生产,在庶民百姓中广泛使用。 在明治维新的社会大变革及随之而来的欧美文明的影响下,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因而,日本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