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下室停车场 一、 总图设计应考虑的因素 1、场地的建筑布局、形式、道路走向、行车密度及行车方向。 2、是否有其他地下设施,如地下街、地铁等。 3、周围环境状况,如绿化、道路宽度、高程、是草地还是山地。 4、工程与水文地质情况,如地下水位、是软土还是硬土,若为岩石则对总图设计 影响很大。 5、出入口宜设在宽度大于6 m,纵坡小于10%的次干道上。 地下室停车场 一、 总图设计应考虑的因素 6、出入口宜距立交、地下综合体、桥隧等有一定距离,距立交应大于80 m,距 其他应大于50 m。 7、要考虑地面出入口一侧有至少2辆车位置的候车长度。 8、停车场应有明显的标志,并按规定设置标线。 9、单建式停车场要考虑车库建成后地面部分的规划,如绿地、广场、公园等内容。 地下室停车场 二、总图设计 1、广场式矩形平面 广场式布局通常是地面环境为广场,周围是道路,即在广场下设地下停车场。广场下 停车场的总平面大多为矩形、近似矩形、梯形等。 2、道路式条形平面 道路式条形平面布局的地下停车场指停车场设置在城市道路下,基本按道路走向布局,出入口设在次要道路一侧,此种平面基本为条形。 地下室停车场 二、总图设计 3、不规则地段下的不规则平面 大多有特殊原因,主要是地段条件不规则或专业车库的某些原因。这种不规则的地下停车场施工复杂、增加造价、平面不规整。 4、圆形平面 圆形平面的优点是可以建在广场、公园及不规则地段下。通过环形道进出车,由于可建多层,所以存车量很大。 5、附建式与地面建筑平面相吻合平面 附建式停车场利用地下部分或全部空间,由于受地面建筑的平面柱网限制。其平面主要特点是与地面建筑平面相吻合。 6、利用建筑地下室扩展的混合型平面 此种类型首先利用地面建筑地下室,在此基础上由规模或柱网要求而外扩展的地下车库,此平面类型既有附建部分,又有广场的单建部分,可称为混合型平面。 地下室停车场 三、坡道与通道的设计 1、坡道设计原则 (1) 坡道设计要同出入口和主体有顺畅的连接,同地段环境相吻合,满足车辆进出方便、安全。 (2) 要有一定的坡度,且有防滑要求,对于回转坡道有转弯半径的要求。 (3) 有防护要求的车库,坡道应设在防护区以内,并保证有足够的坚固程度。 (4) 在保证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应使坡道面积尽量紧凑。 地下室停车场 三、坡道与通道的设计 2、坡道类型 坡道类型较多,基本类型有两种:直线形坡道,曲线形坡道。 直线形坡道视线好、上下方便、切口规整、施工简便,但占地面积大,常布置在主体建筑以外。 曲线形坡道占地面积小,适用于狭窄地段,视线效果差,进出不太方便。 地下室停车场 三、坡道与通道的设计 3、坡道与主体交通流线 坡道与主体交通流线顺畅、方便、安全,是存车的重要设计要求。坡道与主体内交通布置应顺畅,方向单一,流线清楚,出入口明显。流线在主体内时应同主体平面相吻合。 图为坡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地下室停车场 三、坡道与通道的设计 4. 坡道技术标准 (1) 数量: 容量 总使用面积/m2 停车间面积/m2 坡道面积 /m2 坡道面积在总面积中比重/% 10 1018 512 506 49.7 25 1603 1097 506 31.6 50 2470 1974 506 20.5 100 4235 3729 506 11.9 上表为汽车库容量与坡道面积的关系,由表看出,当容量为10台时,比值占49.7%,而当容量为100台时,比值下降到11.9%,变化值较大。 地下室停车场 三、坡道与通道的设计 4. 坡道技术标准 (2)坡道坡度: 车型 直线坡道 曲线坡道 备注 小型车 中型车 10~15 8~13 8~12 6~10 高质量汽车可取上限值 地下室停车场 四、地下停车场停车位 1、车位平面尺寸 一般中小型车(4.80 m×1.80 m×2.00 m)及货车(7.00 m×2.50 m×2.60 m)可作为地下停车场的设计依据。 2、停放角度与停驶方式 地下室设备用房 位于高层建筑地下室内的设备用房布置受到众多条件的制约,柱网大小,剪力墙、出入位置、运输通道、净高等等。设备用房布置的是否合理,是一个各专业配合的集合体,一般应遵守下列原则: 1、根据规划要点要求考虑进线、出线与市政管网接口,宜集中布置; 2、避开人防区出线; 3、设备进出的运输通道,当利用坡道作运输通道时,注意净高的要求; 4、规范规定放在地下一层的用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复合肥挤压造粒法工艺介绍.pdf VIP
- 《信息技术》高职全套教学课件.pptx
- cat挖掘机维修手册.pdf
- MG焦化公司焦炉改造工程财务可行性研究-勾稽关系分析精编版.pptx VIP
- 乡镇地震应急预案.pptx VIP
- mg焦化企业焦炉改造工程财务可行性研究案例-勾稽关系.doc VIP
- 浙科版2023版综合实践活动一年级上册《多样的职业》教学设计.docx VIP
- 建筑构造与制图--楼梯设计要求.ppt VIP
- 2025年人工智能训练师(初级)职业资格认定参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皖南八校2026届高三摸底大联考“视角转换带来新发现”审题立意及范文-2026年高考语文各地名校模考卷作文导写.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