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物与能源利用.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等資源管理 能源和工業生態學 Energy and industrial ecology 指導教授:胡子陵 教授 報告學生:王麗雲 報告日期:2011.06.04 工業生態學 工業生態學(Industrial ecology,簡稱IE)又稱產業生態學。 工業生態學所研究的就是如何把開放系統變成循環的封閉系統,使廢物轉為新的資源並加入新一輪的系統運行過程中。 工業生態學 緣由: 工業生態學的概念最早是在1989年的《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雜誌上由通用汽車研究實驗室的羅伯特·弗羅斯徹(Robert Frosch)和尼古拉斯·格羅皮烏斯(Nicholas E. Gallopoulous)提出的。 工業生態學(Industrial Ecology)這一專有名詞最早是由哈利·澤維·伊萬(Harry Zvi Evan)在1973年波蘭華沙召開的一次歐洲經濟理事會的小型研討會上提出的。伊萬把工業生態學定義為對工業運行的系統化分析,這一分析引入了許多新的參數:技術、環境、自然資源、生物醫學、機構和法律事務以及社會經濟學因素。 工業生態學 工業生態學是擴展生物圈(Biosphere)的概念,其思考出發點是分析經濟體工業文明與自然環境的互動關係。這些關係包括能資源之利用與投入、系統間物質與能量之流動、以及廢棄物或剩餘物質之產出等。 工業生態學 工業生態學所關注的問題在: 1.探討物質和能量在工業系統流動及其與自然生態系統間的關係,以尋找減少其對環境衝擊的方法與途徑。 2.探討去物質化(dematerialization)和去碳化(decarbonization)的方法與可行性。 3.探討產品的生產、使用、處置與自然生態系統的關係,並探討如何減少產品在其生命週期內對環境的衝擊,使其成為對環境是友善的(design for the environment)。 4.研究與發展促進工業體系朝去物質化/減物質化方向進化的理論、方法與技術。 能源 即是人類所利用的所有能量的來源,如煤、石油、天然氣、核能、地熱、沼氣、風能、水能、太陽能等。總之,凡是能產生熱、動力、電力的都是能源。 能源為產業與經濟發展的動力,我國能源政策以追求永續發展為施政方針,將「永續」、「安全」、「效率」及「潔淨」作為核心目標,以達成能源安全、環境保護及產業競爭力之三贏和二氧化碳減量之目的。 台灣的能源概況 台灣地小人稠,自產能源很少,進口能源比率在2008年就高達99.23%。 這些進口的能源主要是傳統的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氣及鈾。 行政機構 政府相當重視能源問題 1968年7月成立「能源規劃發展小組」,隸屬於 行政院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 1970年1月,該小組改隸屬經濟部,更名為「能源政策審議小組」。 1979年11月成立「經濟部能源委員會」,取代「能源政策審議小組」,委員會的工作主要是擬定能源政策與法規。 2004年7月,「經濟部能源委員會」改制成「經濟 部能源局」至今,能源局的主要工作在於能源發展、政策執行及管理等事 全國能源會議 2009年4月15~16日召開第三次全國能源會議 四大核心議題是: 1.永續發展與能源安全 2.能源管理與效率提升 3.能源價格與市場開放 4.能源科技與產業發展 行政措施 2008年6月「永續能源政策綱領」目標:能源安全、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執行方向:提高能源效率、發展潔淨能源及確保能源供應穩定。 2008年10月,「新能源產業旗艦計畫」。以太陽光電及LED照明為主力,風力、生質能、氫能、電動車及能源資通訊5大產業為輔。 2009年6月,「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目標:「推廣再生能源利用,增進能源多元化,改善環境品質,帶動相關產業發展。 2009年8月,推動能源國家型科技計畫,4大主題是:能源科技策略、能源技術、節能減碳,以及人才培育。 2010年1月,推動節能減碳 大建設及石油危機 能源使用與國家經濟發展之間有密切的關係。 1950年代,台灣推動經濟建設計畫,把農業經濟轉型為輕工業及重工業經濟。 1960年代,台灣部分的工業產品已可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於是開始拓展外銷。 1970年代的十大建設,使台灣躋身亞洲四小龍。 1980年代,政府推展二高二低的策略性工業(技術密集度高、 附加價值高、消耗能源低、汙染低)。 1980年12月在新竹縣寶山鄉成立台灣第一個科學園區,主要產業是半導體、電腦、通訊、光電、精密機械、生物技術產業。 1974年至1979年期間陸續完成十大建設,其中1項是核能建設。 石油危機 台灣使用的化石燃料中,石油的比率相當高,使得國際原油價格的

文档评论(0)

yuxiu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