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触电事故与急救 第二节 电流对人体的危害 第四节、触电急救 触电急救是生产经营单位所有从业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是电工从业的必备条件之一。 一、检查神志是否清醒 二、检查是否有自主呼吸和心跳 基本概念 口对口人工呼吸,人工呼吸的目的,是用人为的方法来代替肺的呼吸活动,使气体有节律地进入和排出肺部,供给体内足够的氧气,充分排出二氧化碳,维持正常的通气功能。 人工呼吸的方法有很多种,目前认为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效果最好。口对口人工呼吸法的操作方法如下: 操作方法 ⑴清除口中异物 使病人仰卧,然后将其头偏向一侧,用手指清除口中的假牙、血块、呕吐物等,使口腔中无异物。 操作方法 ⑵保持气道通畅 抢救者在病人的一边,以近其头部的一手紧捏病人的鼻子,并将手掌外缘压住其额头部,另一只手托在病人的颈下,将颈部上抬或使用抬胲压头法,使其头部充分后仰70-90度,以解除舌头下坠所致的呼吸道梗阻。 操作方法 ⑶口对口人工呼吸 施救者先深吸一口气,然后用嘴紧帖伤者的嘴大口吹气,同时观察伤者的胸部是否隆起,以确定吹气是否有效和适度。 按国际标准规定:吹气量为800---1200ml(成年人)。 操作方法 ⑷自然排气 吹气停止后,施救者头稍偏转,并立即放松捏紧伤者鼻孔的手,让气体从伤者的肺部自然排出。此时应注意胸部复原的情况,倾听呼气的声音,欢察有无呼吸道梗阻。 ⑸坚持不解 如此反复进行,每分钟吹气10-12次,即每5-6s吹一次(吹气持续时间为2s)。 操作方法 ⑹口对口吹气注意事项 ①口对口吹气的压力要掌握好,刚开始时可略大一点,频率稍快一些,经10—20次后逐步减小压力,维持胸部轻度升起即可。对幼儿吹气时,不能捏紧鼻孔,应让其自然漏气,为了防止压力过大,损伤患者的肺部。 ②吹气时间宜短,约占一次呼吸周期的1/3,但也不能过短,否则影响通气效果。 操作方法 ③如遇牙关紧闭者,可采用口对鼻人工呼吸法,方法与口对口基本相同。此时可将伤者嘴唇紧闭,施救者对准伤者的鼻孔吹气,吹气时压力应稍大一些,时间也应稍长,以利气体进入肺内。 心肺复苏法 触电者出现下列五个死亡现象,并经医院做出无法救治的死亡诊断后,方可停止抢救。 (1)心跳及呼吸停止; (2)瞳孔散大,对强光无任何反应; (3)出现尸斑; (4)身体僵硬; (5)血管硬化或肛门松弛。 一、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1.当今,人们的工作与生活都离不开电能,人们在使用电能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触电事故常有发生,其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危害,甚至造成重大财产损失! 二、触电事故 1.触电分类:电击和电伤 2.触电方式:单相触电、两相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 b a b a 20m UN UE 一、影响电流对人体伤害程度的因素 电流的大小 持续通电时间 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 电流的种类 个体差异 一、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 a.感知电流 成年男性的平均感知电流(有效值)约为1.1mA,最小值为0.5mA;成年女性约为0.7mA 。 感知电流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但当电流增大时,引起人体的反应变大,可能导致坠落等二次事故。 b.摆脱电流 成年男性平均摆脱电流为16mA,成年女性平均摆脱电流为10.5mA;摆脱概率为99.5%时,成年男性和成年女性的摆脱电流约为9mA和6mA。 c.室颤电流 当电流持续时间超过心脏搏动周期时,人的室颤电流约为50mA。 二、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的影响 a.持续时间越长,危害越大。 随通电时间增加,能量积累增加(如电流热效应随时间加大而加大),一般认为通电时间与电流的乘积大于50mA·s时就有生命危险。 通电时间增加,人体电阻因出汗而下降,导致人体电流进一步增加。 心脏在易损期对电流是最敏感的,最容易受到损害,发生心室颤动而导致心跳停止。如果触电时间大于一个心跳周期则发生心室颤动的机会加大,电击的危害加大。 注: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和通电时间长短是电击事故严重程度的基本决定因素! 三、电流通过人体途径的影响 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不同,造成的伤害也不同。其中以通过心脏最为严重。 四、不同种类电流的影响 直流电和交流电均可使人发生触电。相同条件下,直流电比交流电对人体的危害较小。 交流电的频率不同,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也不同。实验表明,50~60Hz的电流危险性最大。低于20Hz或高于350Hz时,危险性相应减小,但高频电流比工频电流更容易引起皮肤灼伤。 五、个体差异的影响 女性对电流的敏感度较男性强; 小孩较成人易受伤害; 体质弱者比健康人易受伤害,特别是有心脏病、神经系统疾病的人更易受到伤害,后果更严重。 触电急救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使触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AWSD1.1-2015(中文版)焊接技术标准.pdf VIP
- 2025年招生和对口招生文化素质测试数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完整版912.pdf VIP
- 高清焓湿图超清分辨率.pdf VIP
- 第二单元银屏乐声+《眺望你的路途》课件+2025-2026学年人音版(简谱)八年级音乐上册+.pptx VIP
- EN 14994-2007 气爆泄压(防爆门)保护系统.pdf VIP
- 2025年高校分类考试招生和对口招生文化素质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pdf VIP
- 货代-国际物流常用知识.doc VIP
- 中考语文精选题集(浙江专用)专题16新闻阅读(原卷版+解析).docx VIP
- 2025年交管学法减分考试题库以及答案(160题完整版) .pdf VIP
- 质量异常处理流程.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