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職業團體解釋令彙編 PAGE 二
人民團體法法令解釋 PAGE 二
社會團體解釋令彙編供社區發展協會參考用-摘錄人民團體法法令解釋督導各級人民團體實施辦法法令解釋人民團體選舉罷免辦法法令解釋
社會團體解釋令彙編
供社區發展協會參考用-摘錄
人民團體法法令解釋
督導各級人民團體實施辦法法令解釋
人民團體選舉罷免辦法法令解釋
◎法規已有修訂者,解釋令與修訂後條文內容牴觸者,依修訂後條文辦理。
內政部社會司 編印
貳、督導各級人民團體實施辦法法令解釋 六三
參、人民團體選舉罷免辦法法令解釋 八一
壹、人民團體法令解釋
(壹)、設 立
一、人民團體籌組成立,除特別法另有規定外,非經依法向法院登記,不能認係社團法人。
人民團體完成法人手續,前經行政院四十八年七月九日台(48)法三七五四號令規定,在非常時期人民團體組織法未修正前由主管機關造具簡冊送同級法院備查,毋庸由各該團體再向法院登記。
惟民法規定人民團體應向法院辦理法人登記,始能取得法人資格。司法院秘書長於七十一年七月八日邀請有關單位會商,獲致決議為「人民團體除特別法有規定外,非經依法向法院登記,不能認係社團法人」,並經本部報奉行政院核示予照辦在案。
嗣後各級社政主管機關核准人民團體成立時,除特別法另有規定外,應轉知該團體依法逕向地方法院辦理法人登記。
至已設立之團體,應視實際情形於適當時機轉知向法院補辦法人登記,以使其法人地位完整。
內政部七十一年十月十四日台內社字第一一五七九八號函省(市)政府社會處(局)
二、外籍僑民可否適用非常時期人民團體組織法申請籌組社團疑義。
經轉准法務部七十二年八月八日法72律字第九九二五號函稱:「查非常時期人民團體組織法為國內法,凡在中華民國領域內,不論其為外國人或本國人均有該法之適用。」
內政部七十二年八月十九日台內社字第一七九六四七號函省(市)政府社會處(局)
三、依特別法成立之公益團體,是否須向法院辦理登記疑義。
函轉行政院七十三年十二月廿九日台七十三內字第一一八九七號函,依該函辦理。行政院前函內容「所報依特別法成立之公益團體是否須向法院辦理登記請釋示一案,查依特別法成立之團體,若該法律均已明定其為法人,並規定其設立程序,當不受民法第三十條『法人非經向主管機關登記不得成立』之限制」。
內政部七十四年一月八日七十四台內法字第二八四八二○號函轉民政司等
四、關於在七十一年十月十四日以前列冊函請法院備查之人民團體是否取得社團法人資格疑義。
人民團體法人成立手續,各級人民團體主管機關原依行政院四十八年七月九日台(48)法字第三七五四號令示,將核准立案之人民團體造具簡冊送同級法院備查,即認其已取得法人資格。惟司法院於七十一年七月八日邀集有關機關詳加研商,獲致結論「人民團體除特別法另有規定外,非經向法院登記,不能認係社團法人」,案經本部奉行政院核示後,於七十一年十月十四日以七十一台內社字第一一五七九八號函轉省市社會處(局)在案。
前此在各級人民團體主管機關登記立案,並經列冊請法院備查之人民團體,是否具有社團法人資格爭議而涉訟時,宜由受訴法院依法認定。
內政部七十四年九月五日七十四台內社字第三四四九七八號函復台北市政府社會局。
五、人民團體已向法院辦妥社團法人登記,有關變更登記疑義。
查依本部七十一年十月十四日台內社字第一一五七九八號函釋人民團體除特別法另有規定外,非經依法向法院登記,不得認係社團法人。是以特別法已明訂為法人之團體,毋需向法院登記,即取得法人資格,不生事後變更登記問題;其需向法院辦理法人登記後始取得法人資格之團體,嗣後登記事項一有變更,仍應依規定向法院辦理變更登記。
內政部七十五年四月二十九日台(75)內社字第四○五一五四號函復台灣省政府社會處。
六、省(縣、市)級民間團體之英文名稱
本案經轉准外交部七十六年十二月四日外(76)國二字第七六三二八八一號函復我各級地方(省、縣、市)政府或議會倘派團出國訪問或參加國際會議與活動,均係代表中華民國,其英文名稱除標明某省、某縣、某市外,均加列REPUBLIC OF CHINA或R.O.C。至我民間團體不論其為全國性抑或地方性者,於參加國際組織、會議與活動時,自亦應使用我中華民國國號REPUBLIC OF CHINA,以維護我作為一主權國家之地位與權益,如使用國名確有困難始考慮使用其他我可接受之名稱如CHINA(TAIPEI);CHINA-TAIPEI;CHINA(TAIWAN);CHINA-TAIWAN等;而不宜使用地方性涵義之TAIWAN;TAIWANESE;TAIWAN PROVINCE;TAIWAN,CHINA;TAIPEI;TAIPEI,CHINA等名稱。茲以台灣省機器商業同業公會聯合會為例,其英文名稱既已譯為TAIWAN MACHINERY COMMERCIAL UNITED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