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机共尾水溢流式调压室过渡过程研究-人民长江.PDF

双机共尾水溢流式调压室过渡过程研究-人民长江.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47卷 第10期 人 民 长 江 Vol.47,No.10 2016年5月    Yangtze River    May, 2016   文章编号:1001-4179(2016)10-0072-04 双机共尾水溢流式调压室过渡过程研究 刘 甲春,张 健,俞 晓 东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江苏 南京210098) 摘要:由于地形、地质以及运行时的流态等原因,近期一些尾水调压室在设计时采用了室后交汇布置的形式, 这种布置形式是将其底部孔口和各支管相连,因此致使在稳定运行状态下,出现了一些新的水力学问题。以 一维刚性水锤及弹性水锤的特征线方法为理论基础,结合某电站工程实例,对双机共尾水溢流式调压室进行 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稳定运行时,调压室两阻抗孔均存在进出流量,其值的大小与各支管流量和尾水支 洞水头损失系数有关,即与支管内水头损失有关;调压室涌浪以及溢流量随着阻抗孔口及溢流堰宽度的增加 而增大。 关 键 词:溢流量;特征线;阻抗孔;溢流式调压室 中图法分类号:TV732   文献标志码:A DOI:10.16232/j.cnki.1001-4179.2016.10.0017 定性分析和输水系统振动特性研究、并易于解耦的压 1 研究背景 [9] 力管道内水体弹性模型 ;郑源对水电站引水系统在 在具有有压长尾水道的水电站中,为了保持尾水 设置尾水调压室和取消尾水调压室2种情况下的过渡 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特别是防止丢弃负荷时产生过大 [10] 过程进行了计算研究 ;李向宾以某水电站上游调压 的负水锤,需要在尾水隧洞上设置尾水调压室[1-2]。 室为研究对象,对其大井与升管之间的回流孔采用非 尾水溢流式调压室的顶部设有溢流堰,当机组增加负 对称结构设计,并利用专业软件详细计算了其进出流 荷时,尾水调压室的水位就迅速上升,在达到溢流堰顶 的阻抗特性[11-12];俞晓东推导了室后交汇形式的尾水 后开始溢流,这样就可以限制水位的进一步升高,有利 [13] 调压室过渡过程的数学模型 ,并结合该类水电站的 于机组的稳定运行[3]。 实际水道布置及机械特性,建立了引水发电系统过渡 蔡付林研究了尾水调压室流量比、阻抗孔口中水 过程计算模型,运用该模型模拟了电站今后运行中可 流方向及孔口形状对尾水调压室水头损失系数的影 能会出现的过渡过程工况,同时还研究了该类型调压 [4] 响 ;肖惠民对2种不同的尾水系统布置方式进行了 室阻抗孔口面积对电站过渡过程的影响。 [5] 流态和水头损失的对比分析 ;张健对抽水蓄能电站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及数值计算,确定影响机组稳 [6] 尾水调压室的设计规范进行了探讨 ,并结合可逆机 定运行时阻抗孔口进出调压室流量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