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地理综合题专项练习题型二原因类设问.ppt

2011高考地理综合题专项练习题型二原因类设问.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气压梯度差异小,风力小,风浪小,可减少渡海作 战的非战斗伤亡。 我国首次三大洋科考选择在2005年4月2日出航考察西 北太平洋的理由是:4月份西北太平洋上,因东亚与北 太平洋间温差小,气压差异小,季风弱,风浪小,可方 便、准确、科学地采样。 (3)河水的补给。对于教材的知识点应知各个典型地区的 主要补给类型,特别是我国各个大区的补给类型。 先定地区——南北半球、大气环流纬度带、海陆位置。 根据材料定补给类型。 我国东北是春季雪水、夏季雨水补给。 江南是春雨降水适量、夏季雨水大量补给。 西北部是夏季高山冰雪融水补给。 华南是春季锋面雨、盛夏台风雨补给。 地中海气候则是冬雨补给。 [例]下图为我国亚热带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某地理研究性 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对其进行了综合考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沿A~E线进行地质调查时,发现岩层的形成年代A、E两处最晚,C处最早。据此分析图示河谷的成因。 (2)同学们沿A~E线观察到沿途植被垂直变化不大。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3)从图中可以看出,聚落主要分布在河流两岸或山前,呈明显的条带状分布。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4)图中虚线是规划在几个村庄之间修建的公路,乙村到甲村的线路比较平直,乙村到丙村的线路比较弯曲,呈“之”字形。分别说明其原因。 [解析] 第(1)题,根据岩层新老关系判断,图示河谷处的地质构造为背斜,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性疏松,易被侵蚀成谷地。第(2)题,自然带垂直变化的原因是水热条件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垂直分异规律以低纬度高山地区表现最为明显,沿A~E线尽管纬度较低,但属于低山丘陵,相对高度不大,因此植被的垂直变化并不大。第(3)题,山区的聚落多分布在河谷地带,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水源和土壤。第(4)题,山区公路的修建原则上要与等高线平行,因此,乙村到甲村的线路比较平直,而乙村到甲村的线路要呈“之”字形。 [答案]  (1)河谷地带为背斜构造,因为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性疏松,易被侵蚀成谷地。 (2)沿线相对高度不大,水热状况垂直分异不显著。 (3)山前的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流两岸的河漫滩平原,地势较平坦;地下水或地表水资源相对丰富;淤积有肥沃的土壤,比较适宜聚落的发展。 (4)乙村到甲村地势平坦;乙村到丙村地势起伏较大,公路大部分路段与等高线平行修建,可减小公路的坡度。 2.读我国东南部地区某月等温线和年等降水量线(mm)分布 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为    (1、7)月等温线,该月我国气温分布有何特点?简要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 (2)比较图中①②两地的年降水量大小,并分析原因。 (3)比较图中①③两地该月平均气温高低,并分析原因。 (4)图中④⑤两地适合晒盐的是    地,原因是  。 (5)图1中阴影区域农村用能短缺,生活燃料消费结构中,生物能源大约占80%。该区域面临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其成因是什么?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该地区应采取的生态建设措施。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促进该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解析:第(1)题,首先需要调用“我国气温分布特点”这一主干知识对图示月份作出判断,然后根据纬度位置对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影响分析我国夏季南北普遍高温的原因。第(2)题,首先根据图像信息对①②两地年降水量的大小作出比较,然后联系①②两地的位置分析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①地位于武夷山东坡,夏季东南季风在此受地形抬升,易形成地形雨;②地则因位于台湾山脉夏季风的背风坡,属于雨影区而降水少。第(3)题,根据图像信息比较①③两地的气温高低,可从纬度、天气和地势三个方面分析。①地地势高,加上夏季多地形雨,气温偏低;③地 纬度低、海拔低且位于台湾山脉的雨影区,云雨天气相对较少,故其气温高于①地。第(4)题,图中④地有我国著名的布袋盐场,该地晒盐的有利条件为地势平坦、降水相对较少、日照强。第(5)题,在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人口稠密、人均耕地相对较少,加上矿物燃料缺乏,人们乱砍滥伐,强取耕地和薪材,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要实现该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发展立体农业和实施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 答案: (1)7 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南方纬度低,太阳高度大,北方虽然纬度高,太阳高度小,但白昼更长,因而气温也较高。 (2)①地大于②地。 ①地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②地位于台湾山脉的雨影区。 (3)③地高于①地。 ③地的海拔、纬度都低于①地,且③地降水少于①地。 (4)④ ④地处背风地带,降水少,晴天多,日照强,气温高,蒸发旺盛;地形平坦,有大片泥质海滩 (5)水土流失。 乱砍滥伐(或过度樵采)。 大力推广生活用煤,进行炉灶技术革新,大办沼气和营造速生薪炭林;因地制宜发展小水

文档评论(0)

lx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