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学校赔偿经费的筹措途径 对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经调解形成的协议或者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应当由学校负担的赔偿金: 学校自行负责筹措 学校无力完全筹措的,由学校的主管部门或者举办者协助筹措。 学校的赔偿金额应当根据协商、或者调节、诉讼方式所形成的法律文书确定的赔偿金额来进行赔偿。无论是双方协商,还是行政调解达成的协议,或者经过诉讼而由法院制作的判决书和调解书都必须是生效的法律文书。 多渠道筹措学校伤害赔偿金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学校举办者有条件的,可以通过设立学生伤害赔偿准备金等多种形式,依法筹措伤害赔偿金。 学生伤害准备资金可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学校通过多种形式依法筹措,可以以行政区划为单位,由地市或者县(区)教育行政部门牵头,采取互助共济的方式,组织本行政区域的学校采取政府资助、社会募捐等多种形式筹措伤害赔偿资金。 建立学校保险体制 学校有条件的,应当依据保险法的有关规定,参加学校责任保险。 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鼓励中小学参加学校责任保险。 提倡学生自愿参加意外伤害保险。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下,学校可以为学生参加意外伤害保险创造便利条件,但不得从中收取任何费用。 事故责任的处理 对学校责任人的处理:发生学生伤害事故,学校负有责任且情节严重的, 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根据有关规定,对学校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分别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有关责任人的行为触犯刑律的,应当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对学校的处理:学校管理混乱,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应当责令其限期整顿;对情节严重或者拒不改正的,应当依据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 对行政部门责任人的处理:教育行政部门未履行相应职责,对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负有责任的,由有关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分别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有关责任人的行为触犯刑律的,应当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违纪学生的处理:违反学校纪律,对造成学生伤害事故负有责任的学生,学校可以给予相应的处分;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为扰乱学校秩序者的处理:受伤害学生的监护人、亲属或者其他相关人员,在事故处理过程中无理取闹,扰乱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侵犯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的,学校应当报告公安机关依法处理;造成损失的,可以依法要求赔偿。 中小学安全教育专题展播 谢谢 以下为附加内容 以下为附加内容 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刘天金 2013˙05˙07 陕西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 这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创新性工作,要大抓特抓、坚持不懈。 ——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目标) ——生产更多更好更安全的农产品供给社会(方向) 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二、什么是新型职业农民 三、如何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一)深刻背景 ◆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人走村空”问题愈演愈烈 2012年我国农民工数量达到2.6亿,每年新增900-1000万。 四川抽样调查: 26% 举家外出农户 20% 留守农户 转移比例平均60%,高的70-80% 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一)深刻背景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老人农业”“妇女农业”“小学农业”问题日益凸显 陕西抽样调查: 72% “80后”“90后”青壮年劳动力(农民工) 55岁 务农农民平均年龄 63% 妇女 83% 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 四川抽样调查: 务农农民50岁以上54%,60岁以上30%,70岁以上13%; 妇女60%; 初中及以下90%。 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一)深刻背景 ◆农村新生劳动力离农意愿强烈,农业后继乏人问题步步紧逼 新生代农民工 76% 不愿再回乡务农 85% 从未种过地 (国家统计局2010年10省调查:90%的新生代农民工没有从事过一天的农业生产活动) 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二)紧迫课题 ——“谁来种地”“地如何种”? ◎党的十八大: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