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中生物竞赛辅导课件—DNA与RNA.pptVIP

  1. 1、本文档共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遗传物质—— DNA与RNA 第一组问题? DNA 是遗传物质 核素的发现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大肠杆菌噬菌体捣碎实验 化学实验 遗传物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DNA 是遗传物质 核素的发现 1868年,瑞士F. Miescher从绷带上的白细胞核中分离出一种含磷的酸性物质,命名为核素。 核素的主要成分是染色质,是DNA和蛋白质的混合物。这是首次对基因的化学本质进行探索。 核酸 这一名词于20年后才被正式启用。 19世纪末期, DNA和RNA已经从细胞中分离出来,为进一步的化学分析奠定了基础。 20世纪30年代搞清了DNA和RNA的基本化学组成。还注意到了DNA和RNA所含核糖的差异。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肺炎双球菌有两种类型 光滑型(S型) 粗糙型(R型) 大肠杆菌噬菌体捣碎实验 1952年Herchey 和Chase。 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发现只有DNA进入宿主细菌内,而蛋白质则没有。 化学实验 不同生物的碱基组成不同,具有严格的种的特异性。 单体在不同生物中都是相同的。 A T G C 等量 四种碱基的分子浓度可变。 (1)储存并表达遗传信息: (2)能够复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 (3) 物理和化学稳定性: (4)有遗传变化的能力: RNA也可以作为遗传物质 类病毒(viroid) 类病毒:不具蛋白质衣壳,仅有RNA组成的新病毒。 1922年 美国 马铃薯纺锤形块茎病毒。 特点: 单股闭合环状的RNA分子,分子量约105da。 能耐受紫外线和作用于蛋白质的各种理化因素,在90℃下仍能存活。 类病毒复制如何进行? 由宿主细胞的酶来完成,其RNA作为复制模板。 类病毒现在仅在高等植物中发现,一般通过接触,擦伤,节肢动物和菟丝子传播。 非核酸的其他遗传物质 朊病毒:又称蛋白质侵染因子。 朊病毒是一类能侵染动物并在宿主细胞内复制的小分子的无免疫性疏水蛋白质。 朊病毒引起的风波 羊瘙痒病 1982年,美国发现羊瘙痒病是蛋白质侵染引起的疾病,并称为“Prion”即朊病毒。 马鹿和鹿的慢性消瘦病、猫的海绵状脑病。 1996年春天“疯牛病”:牛海绵状脑炎 人慢性退化性紊乱疾病:老年痴呆、帕金森氏病、糖尿病等。 朊病毒特点: 仅有蛋白质组成, 分子量29kDa, 具有蛋白质性质:能被蛋白酶灭活,不被核酸酶和辐射灭活,对许多理化因子有很强的抵抗力。 1997 年Prusiner 对朊病毒蛋白 的感染机制进行了探讨。 朊病毒蛋白(PrP)以两种形式存在: 正常的脑组织中发现的PrPC不具有感染性,对蛋白酶敏感,可以被完全降解; 致病组织中的PrPSC具有感染性,具有抗蛋白酶的性能。 PrPC和PrPSC的一级结构完全相同,但二级结构差异很大: PrPC:α螺旋的含量约为40%,几乎没有β片层结构; PrPSC:含有高达50%的β片层结构,只有20%的α螺旋。 致病 正常朊蛋白构型发生异常改变后导致疯牛病,无需DNA或RNA的参与,致病因子朊蛋白就可以传染复制。 所谓朊病毒的繁殖就是正常的PrPC蛋白质转变为PrPSC的过程,而且朊病毒感染后也具有指数增长的特性。 1)合成朊病毒所需的信息可能存在于寄主细胞中 朊病毒的作用,仅在于激活在寄主细胞中为朊病毒的编码的基因,使得朊病毒得以复制繁殖。 2)朊病毒的蛋白质能为自己编码遗传信息 发生逆转译产生为朊病毒编码的RNA或DNA,必须存在逆转译酶,甚至还要有逆转录酶。 蛋白质指导下的蛋白质合成,即蛋白质本身可作为遗传信息。 核酸(DNA、RNA)的 化学组成 核酸的元素组成 3 DNA的一级结构:即是指四种核苷酸(dAMP、dCMP、dGMP、dTMP)按照一定的排列顺序,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的多核苷酸也称为碱基顺序。 1 DNA双螺旋模型的提出 2 维持DNA双螺旋的力 3 双螺旋结构的基本形式 4 变性和复性 1 DNA双螺旋模型的提出 研究背景: 1950年,大量不同来源DNA样品的分析发现了DNA组成的当量规律,即A=T,G=C,A+G=C+T。 不同生物种属的DNA碱基组成不同, 同一个体不同器官、不同组织的DNA具有相同的碱基组成。 理论化学家L. Pauling运用化学的简单定律来推理,研究了蛋白质?-螺旋结构,此方法启发了Watson和 Crick。 M. Wilkins、R. Franklin等在DNA的X-射线晶体结构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R. Franklin的X-射线衍射图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要点: ① 脱氧核糖和磷酸通过3’,5’磷酸二酯键交互连接,成为螺旋链的骨架。 两条链方向以反向平行的方式组成右手双螺旋。 ② 碱基互补配对:只有A和T配对,G和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i665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