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
马丽华
马丽华,1953年生于山东济南,现任中国藏学出版社总编辑。主要作品有诗集《我的太阳》,散文集《追你到高原》《终极风景》长篇纪实随笔《走过西藏》和论著《雪域文化与西藏文学》等。1997年《走过西藏》获全国优秀畅销书奖,2011年以长篇小说《如意高地》获第四届老舍文学奖。
检测生字词
安营扎寨( ) 磅礴( )
黧黑( ) 接踵而来( )
霹雳( ) 虔诚( )
丛莽( ) 皱褶( )
演绎( )
zhài
páng bó
lí
zhǒng
pī lì
qián
mǎng
yì
zhòu zhě
自由朗读课文。全文以时空为顺序,以作者跟随摄制组探险的两天行踪为线索,抒写了自己在不同地点的见闻感受。
1、请你试着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2、读后,你认为在作者笔下各拉丹东的景象有什么特点?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一(1、2)初见各拉丹东的景象。
二(3—11)详写第一天在不同地点所见的景象及感受。
三(12—15)略写第二天再次进入冰塔林的经过。
特点:雄奇、圣洁、瑰奇;
感情:对雪域奇景敬畏、崇拜和赞美;乐观、坚强的人生态度;还赞扬了人的伟大。
细读课文,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下列任务。
1、本文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请你边读边划出作者观景的立足点,思考:在不同的立足点作者分别采用了怎样的观景角度?看到的景物分别有怎样的特点?
2、大声地朗读课文10、11段,这是作者置身冰窟细致描写各拉丹东的冰塔林。请你具体分析一下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3、作者多次写到自己在高原上的疼痛、恶心,甚至觉得“要死了”。请你划出文中描写自己身体状况和内心感受的语句,思考:这些内容与文中的写景有什么关系?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1、在不同的立足点作者分别采用了怎样的观景角度?看到的景物分别有怎样的特点?
时间
作者
行踪
观景角度
景物特征
写景手法
第 一 天
第二天
驶向各拉丹东
在草坝子安营
接近冰山、冰塔林
置身冰窟
远观
四顾
近看
细看,联想并想象
再入冰河
半卧细察
高峻、雄壮、变幻莫测
辽阔、浩茫、奇美
图案多样
晶莹闪耀、形态多样、永恒之美、凝聚历史
冰面疏松、流水漫溢
简笔勾勒
大笔涂抹
简要概述
细致描写,由眼前景联想到历史,感受永恒
简要概述
2、大声地朗读课文10、11段,这是作者置身冰窟细致描写各拉丹东的冰塔林。请你具体分析一下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作者对冰塔林的描写有详有略。从描写自己身处冰窟的感受开始,写到风的呼啸与川流不息,然后详写冰体的千奇百怪、美不胜收。作者在描写时非常注意把主观感受、想象与客观的描写融在一起,往往从眼前的景物出发,做时间维度上的延展。如对冰窟和风的描写,突出异样的“温暖”感受,既写风的“扫荡”,更把思绪放飞的洪荒之始,感喟于自然的永恒。又如描写冰塔林和冰川,用简短、准确、形象性很强的词语连续带过,很好地表现出冰体形状之多,同时又畅想眼前奇景的形成过程,主客体融为一体。
3、思考:这些内容与文中的写景有什么关系?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作者反复写自己糟糕的身体状况,从侧面写出了各拉丹东自然环境的艰险,突出了本文“所至”和“所见”的独特性。作者的身体状况构成了文章的一条潜在线索,随着身体状况越来越糟糕,作者对各拉丹东的感受与理解却越来越细致,想象也越富诗意。
这样的写法,使读者体会到作者的乐观与坚强,也让文章显得更亲切、真实、可信。作者在身体的痛苦中坚持行走、体验甚至考察,这使得本文染上了苦难美和悲壮的色彩。文中的景物带有很强的主观性、抒情性。
本文语言看似随意实则精巧。请你先完成课后练习四,再从文中找出几句你喜欢的语句,试着做些批注。
1、“眩晕”原指一种症状,感觉到自己或周围的东西旋转,这里指“浩浩苍苍”的美景令人目不暇接,令人不知该看什么;“卖弄”原指有意显示、炫耀,含贬义,这里指大自然的无穷创造力在各拉丹东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两个词表现了作者面对冰峰、冰河、冰谷等美景感受到的震撼,以及基于人与自然的对比而产生的对自然的敬畏。
2、删去,全句就只是对眼前景物的实实在在描写,缺少了对大自然漫长历史和永恒运动的想象。没有了想象之美,景物也就缺少了神韵。
3、作者并不去详细描写冰山裂纹和褶皱的形状,而是由此写到关于冰川、冰山形成变化的想象,把冰山的褶皱想象成树的年轮。这样的写法能让读者联想到眼前景物“背后的故事”——大自然漫长、反复的变化,并由此认识到:这冰山、冰川其实是大自然历史的一部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