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后现代主义文学概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世纪后现代主义文学概述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西方社会出现的各种文化潮流的总称,涉及文学、建筑、美术、音乐、哲学、社会学、政治、历史等诸多领域。后现代主义文学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各种继承现代主义文学、同时又发展、背离了现代主义文学的文学现象。 一、后现代主义文学形成的背景 (一)社会历史背景 (二)哲学思潮背景 二、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 1、不再追求文学帮助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终极价值; 2、不再认同人的主体性; 3、作品情节内容具有荒诞性; 4、追求没有规范、自由随意的艺术形式、技巧的创新; 5、打破精英文学与大众文学界限,出现明显的亚文学倾向。 三、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流派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流派包括“荒诞派戏剧”、“新小说派”、“垮掉的一代”、 “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等等。 (一)荒诞派戏剧 荒诞派戏剧是20世纪50年代诞生于法国、而后流行于西方、60年代末走向衰落的一个后现代主义戏剧流派,它以存在主义为哲学基础。 荒诞派戏剧的特征: 以表现人生的荒诞——生存环境的荒诞与生存方式的荒诞——为基本主题; 以表现形式的荒诞——情节结构、舞台形象、台词的荒诞化与悲喜剧因素的荒诞化融合——为基本艺术特色。 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家作品 尤奈斯库(1912-1994)是荒诞派戏剧的奠基者和主将之一; 名作有《秃头歌女》、《椅子》、《犀牛》等: 《秃头歌女》,是第一部荒诞派戏剧作品、荒诞派戏剧的经典之作;是彻底的“反戏剧”,通过史密斯夫妇与马丁夫妇空虚荒唐的语言、行动和胡乱敲响的挂钟、忽明忽暗的灯等喻示人生的空虚荒诞,通过博比一家同名、马丁夫妇互不相识、两对夫妇互换位置等喻示自我的丧失、人际的隔膜,通过循环结构喻示荒诞生活的延续不绝。 《椅子》是荒诞派戏剧的经典之作;使用“反戏剧”手法,通过发生在一对生活在荒岛上的老夫妇身上的荒诞故事直喻物对人的压迫、人生的孤独凄凉、空虚、没有价值。 《犀牛》通过人变犀牛的荒诞故事直喻人异化的悲剧。 贝克特 阿达莫夫(1908-1970)是法国荒诞派戏剧的奠基人与重要作家之一; 代表作是《弹子球机器》:通过大学生维克多和阿瑟为改进角子机而荒废了一生的故事揭示人为物役的悲剧、人生的荒诞。名作还有《大小手术》等。 热内(1910—1986)是法国荒诞派戏剧的奠基人与重要作家之一;   剧作多描述社会边缘人、底层人的生存 状态,喜用“戏中戏”的艺术手法;代表作是《女仆》:描述女仆克莱尔和苏兰吉仇恨、妒忌、羡慕女主人、演戏扮演女主人、欲毒女主人却毒死自己的故事,揭示阶级对立、自我丧失的悲剧。 名作还有《阳台》。 品特(1930-2008) 是英国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家;以创作“恐吓的喜剧”而著称;名作有《生日晚会》、《升降机》等:  《生日晚会》通过钢琴家斯坦利逃避、抵抗莫名的威胁、最终失败的故事揭示环境对人的威胁与人生的恐惧感。 阿尔比(1928-)是美国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家;代表作是《动物园的故事》:描述流浪汉杰利为与出版商彼得对话而迫使他杀死自己的故事,揭示人际隔膜之深、沟通之艰难。名作还有《美国之梦》、《谁害怕弗吉尼亚·沃尔夫》等 。 (二)新小说派 新小说派是“二战”后具有代表性的后现代主义小说流派,50年代形成于法国文坛,60年代是创作高潮阶段,70年代进入理论与实践的总结期,1985年克洛德·西蒙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又出现了新一轮的创作、研究热。 “新小说”的特征 注重写“物”;   注重写人“下意识”的主观世界的“真实”;   注重艺术探索、创新—— 描写方式的创新:“视觉派”;    时空处理的创新:构建“心理时空网络”、“时空迷宫”;   结构设置的创新:使用“迷宫体”结构、立体对称结构,“绘画法”结构等; 语言运用的创新:追求“文字变化”、进行“文字历险”; 注重读者的参与、探索作用。 新小说派的代表作家作品 娜塔莉·萨洛特(1902-1999)是最早创作“新小说”的作家; 论文集《怀疑的时代》集中概括了新小说派的主要观点,是新小说派的纲领性文献;小说名作有《无名氏肖像》、《行星仪》等。 克洛德·西蒙(1913- 2005)198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被尊为“新小说之父”;代表作是《佛兰德公路》:通过叙述者——骑兵乔治在战争中的经历与心理,展示了战争对人类的伤害;使用“绘画法”与巴洛克式的笔法写物绘人。 阿兰·罗伯-格里耶(1922- )是新小说派的领袖与主将;论文《未来小说的道路》和《自然·人道主义·悲剧》是新小说派的理论宣言与纲领;代表作是《橡皮》与《窥视者》: 《橡皮》描述侦探瓦拉斯调查经济学家杜邦被暗杀案过程中的经历与见闻,以情节的错位与结构的开放、对“物”的客观描写与影视语式

文档评论(0)

alla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