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深圳土地管理二十年
来源:?深圳特区报 日期: 2006-06-22
第一次“革命”:第一拍 首创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奠定中国城市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基石
编者按:
1986年6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正式颁布实施。
回顾这二十年来深圳土地管理的历程,就是一部不断改革、不断创新的历史。翻开这部“历史”,其间记下了一个个“辉煌”的瞬间、留下了一个个深圳成长的“足迹”。而面临新形势,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新资源观,谋求紧约束条件下的发展,是深圳的土地管理必须承负的新使命。
时值第十六个全国“土地日”来临之际,本报推出的这组报道力图再现二十年来深圳土地管理经过的风雨历程,让人们记住历史,展望未来,牢记新使命,踏上新的“征程”。
引言:
深圳土地管理二十年来的改革史,就是一部探求、实践以市场化方式配置土地资源、市场化程度不断深化的历史。其间,三次里程碑式的革命性事件注定将记入史册。
1987年12月1日,深圳敲响了建国以来首次有偿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动地一槌”。这“石破天惊”的一槌,奠定了中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基石,拉开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帷幕,并直接促使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修改。
2001年3月6日,核心内容为“通过土地交易有形市场配置经营性土地出让和所有土地转让”的《深圳市土地交易市场管理规定》正式颁布。这部被人们通称为深圳市政府“第100号令”的管理规定,直接催生了深圳土地交易有形市场的诞生。这不仅标志着深圳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又往前迈出了“决定性的一大步”,还意味着深圳的市场经济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2005年12月20日,深圳市首宗工业用地在土地交易有形市场成功公开出让。这标志着深圳以市场化方式配制土地资源的范围从经营性用地扩大到产业用地领域。
1
建市之初,让土地流出金子是深圳人的梦想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那声“春雷”,深圳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章。而在立市之初,用“一穷二白”来形容深圳毫不为过。深圳人有的就是那股“天生牛犊不怕虎,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魄力。在那时,面对“窘迫”的“腰包”,“让土地上流出金子”为深圳人所“梦寐以求”。
尽管如此,当时的国情逼迫深圳迈出了“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一步。一段简练的论述道出了深圳人当时面临的难题和“解决方案”:“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土地一直实行公有制,即国家和农村集体所有制。除国家因建设需要征用农村集体土地须支付征地补偿费外,土地使用者均为无偿无限期使用土地。而经济特区成立后,深圳在‘外引内联’的巨大需求和压力下,急需解决城市基本建设资金匮乏这个最基本也是最紧迫的问题。正是建设资金不足这一根本性约束,逼出了深圳的‘拓荒牛’们向土地要资金,实行将国有土地由无偿使用向有偿使用转变的历史性改革。”
从最初的以合作开发土地的形式向外商收取费用、到收取土地使用费、再到公开有偿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面对原宪法第十条第四款所明文规定的:“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深圳以“违宪”的方式迈出了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步伐。
2
1979--1986年深圳迈出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伟大探索的第一步
1979年3月17日,香港招商局与深圳市商定,蛇口工业区租赁土地1000亩,每年每亩交地租4000港元,租赁期限15年,免所得税3年。
1979年12月31日,当时的深圳市城市建设委员会主任李新亭代表当时既是国有企业,同时又是作为市政府土地开发管理机构的“深圳市建设委员会房地产公司”,与香港妙丽集团代表刘天就签下了一份《建设与出售深圳华侨新村楼宇协议书》,这份以手写的协议书中约定,“根据我国有关引进外资的条例规定,以补偿贸易的方式,在深圳市竹园及东湖附近等地建设一处容纳五万人的华侨居住区……”深圳市以“补偿贸易”这个如今听起来相当“别扭”的名词的方式(实际上就是深圳市出地,港方出资合作开发)向港方收取一定的利润分成。就是在这“半遮半掩”之中,人们看见的是深圳土地使用制度改革露出的第一缕“霞光”。
1980年8月,由广东省颁布的《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第12条提出:“境外客商使用经济特区土地的要交纳土地使用费。”不过,这部条例既未规定收费标准,也未规定土地使用年期,更未涉及土地权属,一切都需经双方协商决定。
1980年12月5日,还是深圳市建设委员会房地产公司与香港就罗湖小区一块4000平方米的商住用地签下了第一份有关土地使用费征收的协议。双方约定,港方有偿(每平方米交纳土地使用费5000元港币)、有限期(协议使用限期30年)、熟地(市房地产开发公司负责三通一平)使用该块土地。这份协议几乎涵盖了今天在全国施行的土地使用合同所有的核心内容(有偿、有年期)。正是这份协议,不仅冲破了特区早期建设的资金约束,也开创了新中国土地资源由无偿使用转向有偿使用的先河。
198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远红外磁疗贴产品技术要求标准2024年版.docx VIP
- 台儿庄古城导游词及景点讲解词.docx VIP
- 中级绿化工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DB51T1511-2022FDIS建设项目对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自然生态系统和主要保护对象影响评价技术规范.pdf VIP
- 电动自行车车棚安装施工方案.docx VIP
- 太阳能光伏路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VIP
- QB_T 4045-2010 聚氨酯家居用合成革安全技术条件.pdf VIP
- 航空气象法律法规讲解.ppt VIP
- 某某垃圾场填埋场突发环境应急预案正本-备案2025年第二版.doc VIP
- 2025江苏省数据集团第二批招聘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