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6753-2018翅蒺藜检疫鉴定方法.pdf

  • 26
  • 0
  • 约2.2万字
  • 约 16页
  • 2019-06-20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期
  •   |  2018-09-17 颁布
  •   |  2019-04-01 实施
  1. 1、本标准文档共16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
  2. 2、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4. 4、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查看更多
ICS 65.020.01 B 16 O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6753—2018 翅疾藜检疫鉴定方法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Tribulus pentandrus Forssk. 2018-09-17 发布 2019-04-01 实施 发布 GB/T 36753—2018 ■ r ■ —— 刖 弓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71)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 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宁波出入境检 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 共和国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海荣、陈冬美、伏建国、范晓虹、徐瑛、华丽、薛华杰、于文涛、闫正跃。 T GB/T 36753—2018 翅茨藜检疫鉴定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翅痪藜的检疫形态鉴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进出境植物检疫工作中的翅痰藜检疫鉴定。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分果瓣 mericarp 萌果成熟时彼此分离的果瓣。 2.2 偶数羽状复叶 even-pinnately compound leaf 小叶成对排列在总叶柄的两侧 ,无顶生小叶的叶片。 2.3 覆瓦状imbricate 花瓣或萼片在花芽内为各片中有一片或两片完全在外 ,另一片或两片完全在内的排列方式。 3翅漠藜基本信息 学名:Tribiilus f )entandrus Forssk. o 异名:Tribulus alatus Delile; Tribulus longipetalus Viv. 0 俗名:Alate calerap o 分类地位: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犍牛儿苗目Geraniales,痪藜 科 Zygophyllaceae 痪藜属 Tribulus L.。 翅痪藜主要分布于苏丹、埃及、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等非洲北部,主要通过混杂在作 物种子中及粘附在皮毛上进行传播 。茨藜属在全世界约20种,属内形态上与翅殡藜近似的种类有痰藜 T. terrester L.和大花痪藜T. cistoides L. (参见附录A 、附录B 、附录C) 0 4方法原理 根据肉眼与显微镜观察现场和实验室检测中发现的疑似翅痪藜的植株或果实 ,根据本标准描述 形态特征等信息,按照系统分类学方法进行鉴定。 5器材和用具 5.1器材 体视显微镜 (具目镜测微尺或镜台测微尺)、电子天平、电动筛或套筛。 1 GB/T 36753—2018 5.2用具

文档评论(0)

认证类型官方认证
认证主体北京标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06773390549L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