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福利新导论邱怡薇doc.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社会福利新导论邱怡薇doc

台南神學院宗教社工系 社會福利導論(CC131)課程大綱 授課老師:邱怡薇老師 聯絡方式: 電話:06-2358685 / 06-2371291轉122 地址:台南市青年路360-16號 課程宗旨 社會福利為社會工作服務專業中之間接服務領域,其所包含的範疇相當廣泛,並與國家政治、經濟、社會變遷有相當大的關係,而社會福利政策的制定之原因必與當時的社會人民需要相互呼應,如何在貧富差距愈來愈明顯的台灣社會,社會福利工作者能持守社會福利的公平正義原則是須時時反省的課題。 因此探討福利內容首要在於建構社會福利本身的思想與哲學理念,如此才能一套說服社會大眾的準則,且對於各國的社會福利的歷史背景有所了解,可謂他山之石可以見古知今;再者,對於社會福利服務輸送的專業方法、相關福利立法內容、福利設定的對象….等需有完整的概念,才能夠對於福利服務執行過程更有效率。 在教會服事工作牧者須了解在社會中有哪些社會福利資源,以便得以幫助會友面對生命的危機,如失業、家庭困難、青少年子女教養問題、老人照顧問題、身心障礙、婦女福利等各領域皆是相通之領域,期盼本課程對於未來同學在牧會工作、或是擔任社會福利機構之實務工作者時能夠得知何處有社會福利資源得以協助案主與會友,並在給予福利資源的過程中體會如何將福音的大能傳遞給予更多需要的人。 上課時間與地點 每週一下午2:25—5:00PM 第六教室 課程進度 上課日期 授課內容 2009年 3 課程進度簡介與參考書目介紹 閱讀:第一篇緒論:第一章:社會福利導論 3 第二章:基本的社會福利政策觀點 3月 第二篇:社會福利體制 第一章:社會福利政策 3 請安報告補假日 3月23日 第二章:社會福利立法 3月30日 第三章:社會福利行政機關 4月6日 第三篇:所得安全保障體系 第一章:社會保險制度 4月13日 第二章:社會津貼制度 4月20日 第三章:社會救助制度 第四篇:社會福利服務 第一章:兒童及少年福利服務 4月27日 第二章:老人福利服務 5月4日 第三章:身心障礙者福利服務 5月11日 第四章:婦女福利服務 5月18日 第五章:失業者、榮民、非本國配偶等弱勢福利服務 5月25日 第五篇:社會福利的新焦點 第一章:性別關注的社會福利、第二章族群關注的社會福利 6月1日 第三章全球化與社會福利的未來 6月8日 課程結束 課程考核 本課程每週已安排閱讀之進度,同學宜照著所安排的內容閱讀書籍,此外本課程要求分配如下: 上課出席與討論:30﹪(遲到三次者與無故缺課沒有請假三次者此項以零分計之)。 小組或個人口頭之課堂報告:40﹪ 期末心得報告之間):30﹪ 參考書目 蔡漢賢、李明政。(2004)。《社會福利新論》,台北,松慧有限公司。 王順民。(2002)。《社會福利現象的考察與解讀》,台北,洪葉文化出版。 王順民、王篤強。(2002)。《社會福利與社會工作》,台北,洪葉出版社。 王順民。(1999)。《社會福利服務困境、轉折與展望》,台北,亞太圖書出版。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學系編著。(2002)。《社會福利策劃與管理》,台北,揚智出版社。 王順民。(2003)。《透視社會福利現象:社會時事評析》,台北,洪葉出版社。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2004)。《2010年社會發展策略社會福利研究報告》,臺北市,行政院研考會出版。 古允文等譯。(1988)。《社會福利發展:經驗與理論》,台北,桂冠出版社。 官有垣譯。(2000)。《社會福利:結構與實施/David Macarov原著》,台北,雙葉書廊。 官有垣編著。(2000)。《非營利組織與社會福利:台灣本土的個案分析》,台北,亞太圖書出版。 林萬億、陳毓文、秦文力。(1997)。《社會福利公設民營模式與法制之研究》,台北,內政部。 詹火生、古允文。(2001)。《社會福利政策的新思維》,台北,厚生基金會。 陳武雄。(2003)。《社會立法析論》,台北,揚智出版。 蔡宏昭。(1989)。《社會福利的經濟理念》,台北,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 蔡宏昭。(2004)。《社會福利經濟分析》,台北,揚智出版社。 張世雄。(1996)。《社會福利的理念與社會安全制度》,台北,唐山出版社。 李健鴻作。(1996)。《慈善與宰制:台北縣社會福利事業史研究,》台北縣,文化局出版。 鄭麗嬌。(1995)。《中西社會福利政策與制度》,台北,中央研究院歐美所。 莊秀美譯。(2001)。《社會福利計畫/由定藤丈弘、阪田周一、小林良二原作》,台北,心理出版。 唐文慧,王宏仁。(1993)《社會福利理論:流派與爭議》,台北,巨流出版。 葉至誠。(2002)。《社會福利服務》,台北,揚智出版社。 曾華源、高迪理主編 曾華源、高迪理主編。(20

文档评论(0)

1hone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