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63
i
前言
本摘要及作為本摘要基礎材料的顧問研究報告,是為香港公司條例的全面及持續檢討而編製。是項檢討由白嘉道先生(Ermanno Pascutto)負責進行。
摘要及顧問研究報告由Cally Jordan編製,期間獲得白嘉道先生提供資料,以及下列各位人士及組織的協助:L.S. Sealy、 John Howard、 David Goddard、 Vanessa Stott、 Philip Smart、 Yue Xiang、 Wei Yao-Rong、 Ian Ramsay、 Bruce Welling、 Walter Woon、 Johan Henning、 Jean DuPlessis、 Gordon Walker、 Eamonn O’Connell、 Martin Chester、 John Brewer、 Susan Zimmerman、 W. Brian Scholfield、 Mary Saulig、 Connie Crosby、 the students at the Faculty of Law, McGill University (Jennifer Yang、 Peter Nagy、 Rod Elliott、 Steve Wishart、 Phil Duffy、 Karen Cheong)、 Marianne Hald、 Agnes Lee、Ruby Tsang、 the Corporations Law Simplification Task Force (Australia)、 the Canada Business Corporations Act Directorate、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Branch of Industry Canada、 the Department of Trade and Industry (U.K.),其中尤以香港公司註冊處及各工作小組成員所給予的支持最大。
緣起。 一九九四年三月二日,財政司在他的預算案演詞中宣佈香港政府計劃就公司條例(第32章)進行全面檢討:
「過去,我們曾經嘗試透過對條例的零碎修訂,以回應工商界的發展。我 相信我們已經到了有必要進行深入檢討的階段。我們現在需要一套適用於 廿一世紀的條例。有鑑於此,我已請財經事務司著手辦這件事情。」
一九九四年十一月二十三日,香港政府委任前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副主席白嘉道領導進行香港公司條例的檢討工作(以下簡稱「檢討」)。加拿大蒙特里爾麥基爾大學法律系副教授Cally Jordan
ii
接受全職聘用,負責就「檢討」展開研究工作及編寫報告。Jordan女士為此從加拿大移居香港。
檢討的需要。 相對來說,公司法可以長時期維持不變,而不需要經常予以重大修訂。但公司條例的最近一次大規模檢討是在一九七三年;檢討報告所發表的建議把一九三二年訂立的公司條例與一九四八年頒佈的英國公司法看齊。到了一九八四年實施該等建議時,許多內容已變得過時達四十年之久。
公司法改革常務委員會於一九八四年成立,目的是確保公司條例能夠繼續適用於商界,以至一般社會的日常需要。自一九八四年以來,公司法改革常務委員會一直表現非常積極,而它提出許多修訂法例的建議已被落實。委員會更嘗試趕上英國在立法方面的眾多發展。但一個較基本的問題是香港是否應該繼續以英國公司法作為模式。
在過去十年來,公司法改革常務委員會所需面對的其中一個主要困難是英國司法模式日趨複雜以及是否適用於香港。過去,香港如同其他多個國家一樣,通過借用和修訂英國的模式來建立自己的立法架構。對香港來說,這一向是較為簡單直接的過程,香港和英國在政治、教育和專業制度方面的融合更促進了這個進程。但無論是在香港和英國,時代已經變遷。
檢討過程。 是次檢討是以一九七三年公司法修訂委員會的公司法第二號報告書,以及公司法改革常務委員會的工作為基礎。檢討的職權範圍反映了公司法改革常務委員會近年面對的主要問題。檢討的首項工作是編寫兩個背景報告。其中一個報告是現行條例的概覽(其立法歷史和簡要分析);另一報告則就多個司法管轄地區(英國、澳洲、紐西蘭、加拿大、南非、美國、新加坡、中華
iii
人民共和國、法國、德國、歐洲聯盟和百慕達)的公司法作出比較
調查。上述概覽和比較調查於一九九六年一月出版,有中、英文兩種版本,均在政府刊物銷售處有售。現行條例的立法史和比較調查的概覽載於顧問研究報告的附件一及二。
為方便調查,我們將職權範圍內提出的問題歸入五大組別,順序處理。採用這個處理方法有利於決定整體方向的可接受性。而在檢討過程中產生的課題將取決於這個整體研究方法,同時亦期望這方法可加快檢討進程和協調立法程序。五個組別分別為:
組別1:鑒定核心公司法
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