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舊時代中的新女子──林徽音~中國女性建築學家
舊時代中的新女子──林徽音(上篇)
中國女性建築學家──林徽音 文/陳怡先
圖:梁氏夫婦踏上北京天壇祈年殿皇帝祭天屋頂
西元一九○四年、清光緒末年,林徽音生於福建,長於北京與上海。由於她曾就讀於上海與北京的教會女子學校,因而學得一口流利的英語。在梁從誡的心中,林徽音很少表現出傳統女子三從四德的溫順,反而不斷追求人格上的獨立自主。年少時的她,成熟早慧、聰敏伶俐。十六歲時,隨著父親林長民一道遠行歐洲,並考入倫敦一所女子學校就讀。在倫敦時,她看見了一位同學花好幾個小時在畫板上畫房子,於是著迷並追問著,便從同學口中獲知「建築」這個行業。這個把藝術創造和人的生活結合在一起的工作,從此深深地吸引著她,也因此引導了她的生活及事業伴侶--梁思成一同朝著建築的理想邁進。
梁氏夫婦考察山西民居
一對開展中國建築史學研究的伴侶
在追求建築藝術的過程裡,梁思成與林徽音可以說是相得益彰的好伴侶。在梁思成父親梁啟超的敦促下,他們兩人於一九二四年一同前往美國賓州大學就讀。梁思成入了建築系,林徽音卻因該系當時不收女生而改入美術學院,但她憑藉著一股熱情選修了建築系的課程,所做的設計總是得到很高的讚賞,後來她不僅當上建築系教授助理,也被聘為建築系的「輔導員」。一九二七年,梁思成與林徽音分別獲得建築系碩士與美術系學士的學位,並一起在建築師事務所中工作了一段時間。爾後,梁思成進入哈佛大學研究美術史,於此同時,林徽音則依循著她的戲劇愛好,到耶魯大學戲劇學院隨著貝克教授修習舞台美術,朝向多方面興趣發展。一九二八年,兩人在加拿大渥太華結婚,新婚的歐洲蜜月之旅,可以說是他們學習西方建築史之後的一次見習旅行。在往後一生追求建築理想的道路上,林徽音與梁思成總是形影不離。
一九三四年林徽音考察陜西藥王廟
林徽音有著詩人般的藝術敏銳,而她的建築生涯,幾乎是攜著梁思成的手一同向前並行。在他們蜜月旅行途中,經由梁思成的父親梁啟超的安排,引薦了梁思成到東北大學進行創辦建築系的工作,林徽音也隨同教授建築設計。一九二九年八月,林徽音的長女梁再冰出生了,而此時的東北大學建築系也增加三名賓大畢業的教師,並成立了事務所。這個時期的林徽音,除了全程參與兩個高教機構的設計案之外,也與梁思成合作設計了瀋陽郊區的「肖何園」、軍閥私宅,同時也開始進行古建物測繪的工作。然而由於東北氣候嚴寒,她一度患過的肺病復發,因此於一九三○年的秋天離開瀋陽,回北京香山療養。後來梁思成回到北京,加入中國建築專家之一的朱啟鈐所建立的「中國營造學社」,在學社中擔任研究部主任。而林徽音也在學社中擔任「校理」,一起和梁思成開始了中國古建築的學術生涯。
從觀音閣到佛光寺的古蹟研究
一九三○年代,可以說是林徽音一生中物質生活最為優渥的時期,也是她揮灑才情最為光彩的年月。除了文學發表外,也設計服裝、布景、店面、女子宿舍等,還獨立設計了北京大學地質館。更值得一提的,是她對於中國古建築調查記錄的貢獻與熱情。林徽音憑藉著在賓大留學時期的訓練加上她細膩的才情,總是秉持著理性思考、嚴謹方法,兼具感性、率真的態度來考述中國古建築的法則。在她的學術文章裡,林徽音行文用語之妙,常令人感受到平易近人的氣息。
河北薊縣獨樂寺的觀音閣是以研究中國建築為終生志業的梁氏夫婦第一次從事田野調查的古建築。
梁思成夫婦一步步地累積著對中國建築史學的努力與貢獻。加入營造學社時,梁思成認為需採取必要步驟來揭示中國建築的變遷過程,林徽音也認為,應瞭解中國建築的基本原則才能繼而探討它的起落興衰。因此,首要之務便是將他們在美國就學期間,梁啟超先生所寄上的一本當時甫問世的宋代京城宮殿建築的營造手冊《營造法式》,藉由實際的調查來反覆推敲研究。林徽音在一九三二年完成了《清式營造則例》緒論與全書增刪修改、照片攝製與挑選分配的工作。梁思成等人於同年四月首度前往北京城外的河北薊縣,實地勘察獨樂寺觀音閣,這在當時民風、交通與衛生不善的情況下可說是個創舉。同年八月,林徽音之子梁從誡出生。
建於遼聖宗統和二年的河北薊縣獨樂寺觀音閣內之佛像雕刻仍然保存完好。
一九三三年秋天,林徽音為了取得北魏時期木結構建築的證據,前往晉北大同附近的雲岡石窟,對刻在石頭上的建築細節進行臨摹與拍照,並與梁思成、劉敦楨共同撰述《雲岡石窟中所表現的北魏建築》一文,分析了石刻圖像中建築符號的意義。這段時期,除了調查北平廣安門外的天寧塔與一些平郊勝蹟外,便是前往山西搜索,希望可以找到期盼中最早的唐代木構建築。他們依循梁思成的計畫,藉由徒步、毛驢、租車,從山西省城太原,沿汾水南下直到趙城,一共搜索了八個縣。在他們所調查的晉汾古建築中,包含了汾陽縣峪道河的龍天廟,霍縣的東、西福昌寺,趙城縣的廣勝寺(上寺、下寺、明應王殿),太原縣晉祠等二十座以上的古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