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灭火系统培训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堂 ;全国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 《建筑消防设施案例分析》 突破班 主讲教师:杜文锋;第六章 气体灭火系统;第一节 系统灭火原理;一、按气体灭火剂分类 1.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2.七氟丙烷灭火系统 3.惰性气体灭火系统(洁净气体灭火系统);二、按系统结构特点分类 1.无管网灭火系统(又称预制灭火系统) ;2.管网灭火系统 (1)组合分配系统 (2)单元独立系统 ;三、按应用方式分类 1.全淹没气体灭火系统 2.局部应用气体(仅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四、按加压方式分类 1.自压式气体灭火系统 2.内储压式气体灭火系统 3.外储压式气体灭火系统 ;第三节 系统工作原理及控制方式 一、系统工作原理;二、系统控制方式 1.自动控制方式 2.手动控制方式 3.应急机械启动工作方式 4.紧急启动/停止工作方式;第四节 系统适用范围;第五节 系统设计参数;二、防护区的安全要求 防护区通道和出口:应保证人员在30s内疏散完毕;应设消防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标志;疏散门应开向疏散方向,能自行关闭,能从防护区内打开。 警报信息:内部应设火灾声报警器,必要时,可增设闪光报警器。入口处应设火灾声光警报器、灭火剂喷放指示灯和气体灭火系统永久性标志牌。灭火剂喷放指示灯信号,应保持到防护区通风换气后,以手动方式解除。 防护区的机械排风:通信机房、电子计算机房等场所灭火后,通风换气次数不应小于5次/h。排风口宜设在防护区的下部并应直通室外。 储瓶间的安全措施:门应向外开启,内部应设应急照明;应通风良好,地下储瓶间应设机械排风装置,排风口应设在下部,可通过排风管排出室外。 空气呼吸器:设有气体灭火系统的场所宜配置空气呼吸器。;二、防护区的安全要求 预制灭火系统充压压力:不应大于2.5MPa. 防静电措施:经过有爆炸危险和变电、配电场所的管网,以及布设在以上场所的金属箱体等,应设防静电接地。 有人工作防护区的灭火设计浓度或实际使用浓度:不应大于有毒性反应浓度(LOAEL)。 防误操作措施:灭火系统的手动控制与应急操作应有防止误操作的警示显示与措施。;三、二氧化碳全淹没灭火系统的设计 (一)一般规定 1.采用全淹没系统的防火区应符合下列要求: 系统喷放时,停止通风空调,关闭除泄压口之外的开口和防火阀。 对气体、液体、电气和固体表面火灾,不能关闭的开口,面积不能超过3%防护区总内面积,且不能设在底面。 对固体深位火灾,除泄压口以外,其他开口在排放二氧化碳之前应自动关闭。 构件的耐火性能和耐压性能满足要求。;三、二氧化碳全淹没灭火系统的设计 (一)一般规定 2. 采用局部应用系统的保护对象,应符合下列要求: 周围空气流速不宜大于3m/s,必要时,应采取挡风设施。 喷头和保护对象之间,在喷射角范围内不应有遮挡物。 当保护对象为液体时,??面至容器缘口的距离不得小于150mm. 3.灭火剂备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组合分配系统保护5个或以上的防护区或保护对象,或者系统48小时内不能恢复时,二氧化碳的备用量不应小于系统设计储存量。主、备储存容器应能切换使用。;(二)全淹没灭火系统的设计 1.二氧化碳设计浓度不应小于灭火浓度的1.7倍,并不得低于34%。 2.环境温度超过100℃时,每超过5℃,二氧化碳设计用量增加2%;环境温度低于-20℃时,每降低1℃,二氧化碳设计用量增加2%。 3.泄压口应位于防护区净高的2/3以上,其面积由计算确定。 4.二氧化碳喷放时间不应大于1min.扑救固体深位火灾时,喷放时间不应大于7min,并应在前2min内使二氧化碳的浓度达到30%。;(三)局部应用灭火系统的设计 当保护对象着火部位为比较平直的表面时,宜采用面积法设计;当着火对象为不规则物体时,应采用体积法设计。 二氧化碳喷射时间不应小于0.5min。对于燃点低于沸点的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火灾,喷射时间不应小于1.5min. 架空型喷头布置宜垂直于保护表面,并瞄准保护表面的中心。确需非垂直布置时,喷头安装角不应大于45°,其瞄准点应偏向喷头安装位置的一侧。;四、其他灭火系统(七氟丙烷、IG541混合气体)的设计 (一)一般规定 设计浓度:对有爆炸危险的气体、液体防护区,应采用惰化设计浓度;对无爆炸危险的气体、液体火灾和固体类火灾的防护区,应采用灭火设计浓度。几种可燃物共存或混合时,灭火设计浓度或惰化设计浓度,应按其中最大的浓度确定。 组合分配系统保护范围:防护区不应超过8个。 灭火剂存储量:按存储量最大的防护区确定,为防护区的灭火设计用量、储存容器内的剩余量和管网内的剩余量之和。 灭火剂备用量:储存装置72h内不能重新充装的,按原储存量设置备用量。 ;灭火系统的设计温度为20℃. 同??集流管上的储存容器,其规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