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8
胡鳳丹生平及其著述考
謝婉貞?
? 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班一年級
一、前言
胡鳳丹為中國清季著名學者,能詩能文,亦在清代藏書家中頗負盛名,其藏書之處號稱「十萬卷樓」,除家富藏書外,又輯刻鄉邦文獻及他種善本,對於經史考訂亦有深厚之功力,「校定精審,出江浙諸局刻上,退補齋之名,至今學子多能道之。」 傅增湘:〈續金華叢書序〉,見嚴一萍選輯:《原刻景印叢書集成三編》(台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頁1。在清代晚期頗受士人學子的肯定與敬重。觀於現今通行書籍,於其生平記載並不多,本文將引《文獻家通考》、《杭州藏書史》、地方志書《永康縣志》及《續修四庫全書提要》、鳳丹
傅增湘:〈續金華叢書序〉,見嚴一萍選輯:《原刻景印叢書集成三編》(台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頁1。
二、生平略述
筆者將於此節中,自胡鳳丹的家世言起,並述其仕宦與交游概況,以勾勒其生平,由地方縣志輔以鳳丹其人之詩文內容,將可供勾稽的資料整理羅列,以期更加了解胡鳳丹之生平概況。
(一)家世背景
胡鳳丹(1823-1890),初字楓江,後字月樵,又字齊飛,別號萍浮散人、歸田老人、桃溪漁隱、清溪岸人。清代浙江永康人。生於道光三年,卒於光緒十六年,年六十八。性亢爽,出生於詩書世澤之家,見祖輩樂善好施,因而仿效行善,一生做了許多文化公益事業,諸如獨資重建西街試院,撥田助建培文書院以及恤老賑貧等。官湖北道員,曾領湖北官書局,在鄂時,嘗採輯四庫提要中金華一郡之著述,得百六十五種,因依提要門類。歸里後後,因設退補齋書局於西湖上,就家中舊藏,彙成《金華叢書》。 王雲五主持:《續修四庫全書提要.子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2年3月),頁718。性好藏書,其藏書處,在鄂省城東得宅一區,題額曰「紫藤仙館」,其北屋二楹,東一楹額曰「床上書連屋」,萃二十餘年所積之書藏弆其中。致仕歸田後築「十萬卷樓」,以藏生平所聚之書,杜門謝客,以著述自娛,又於杭州設退補齋分局,為刊刻搜得古書之處 參見鄭偉章:《文獻家通考》(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6月),頁953。
王雲五主持:《續修四庫全書提要.子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2年3月),頁718。
參見鄭偉章:《文獻家通考》(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6月),頁953。
參見顧志興:《杭州藏書史》(杭州:杭州出版社,2006年10月),頁548。
胡鳳丹之祖胡南枝(1761-1848),字希彭,號酉山。好讀書,卓犖有特識,少時專習詩書二經,故所造較他經為尤,遂應童子試,以白菊花賦被學使者阮文達拔取入邑庠,為一時之雋。以扶翼世教為己任,處鄉黨惟謹,急公好義,嗜慾稱貸者常塞戶限,倉促之間卻必有以應。常告誡鳳丹等孫:「學必體諸身心,而詞章其末也。行必肇於庭闈,而廟廊其後也。」 胡鳳丹:
胡鳳丹:〈贈通奉大夫先祖考酉山公暨祖妣李太夫人行略〉,見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第1552冊《退補齋文存》卷7,頁356。
胡鳳丹之父胡仁楷(1794-1854),字良直,號雅堂。積學一生,樂善不倦,道光十五年間(1836)念當時連年荒歉,地瘠民貧,捐出己田一百四十多畝為闔邑生童大小試卷費,並建義塾一所,又供給吏胥工食之費,督學郡守欲替之請獎,例得五品銜,然謝曰:「吾非有為為之也,吾行吾心之所安而已。」 胡鳳丹:〈先大夫雅堂公行略
胡鳳丹:〈先大夫雅堂公行略〉,見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5月),第1552冊《退補齋文存》卷7,頁358。
李汝為等修:《浙江省永康縣志.人物義行》,見《中國方志叢書》(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10月),華中地方第68號,頁460。
鳳丹原配鄭氏(1821-1857),為議敘縣丞鄭咸林之女,生宗廉、宗彥二子、女四人。 胡鳳丹:〈亡室鄭夫人墓誌銘〉:「生子二,長宗廉,附貢生娶徐氏;次宗彥,貢生娶王氏;女四,長適太學生呂正拱、次適太學生徐望闈、次適奉化縣學訓導許敏身、次適太學生應壽彭。」見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第1552 冊《退補齋文存》卷九,頁392。繼娶宋氏,直隸盧龍封奉政大夫宋遠公之女;另有一名偏室,未詳其氏。 胡鳳丹:〈十一月初三日追悼亡室鄭夫人作〉:「……
胡鳳丹:〈亡室鄭夫人墓誌銘〉:「生子二,長宗廉,附貢生娶徐氏;次宗彥,貢生娶王氏;女四,長適太學生呂正拱、次適太學生徐望闈、次適奉化縣學訓導許敏身、次適太學生應壽彭。」見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第1552 冊《退補齋文存》卷九,頁392。
胡鳳丹:〈十一月初三日追悼亡室鄭夫人作〉:「……繼室與側室,螽斯咏振振。……」,見續修四章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