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资源高效利用特色产业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再生资源高效利用特色产业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湖南汨罗再生资源高效利用特色产业基地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为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汨罗市委、市政府决 定向省科技厅申报湖南汨罗再生资源高效利用特色产业基地。 一、摘要 再生资源高效利用特色产业基地,位于汨罗市再生资源工业园, 南接长沙,北临岳阳,是湖南省的“一点一线”经济发展重点地区。 全境总面积 1561.95 平方公里,人口约 64 万人。 (一)再生资源产业基地具有交通区位优势。 再生资源产业是大物流产业。 我市境内京广铁路、 京珠高速公路、 107 国道纵穿南北,308 省道,汨罗江大道横贯东西,加之滨临洞庭湖通 江大海,交通区位优势十分突出。同时,我市荒坡荒坑多,有足够的 废弃物处理空间。 (二)再生资源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1、产业效益持续增长。2006 年,再生资源产业完成国地两税 26900 万元,比上年增加 16708 万元,增长 163%,是 2001 年的 46 倍。随着经济效益的增长,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也日益彰显。行业就 业人员达到 4 万人,工资收入超过 4 亿元。 2、产业舰队快速壮大。长江铜业、衡联铜材等一批产值过 10 亿 元,税收过 5000 万元的龙头企业迅速成长。再生资源产业一般纳税 人企业达到 72 家, 2001 年增加了 48 家。 比 实现工业增加值 17 亿元, 是 2001 年的 17 倍。 1 3、产业链条不断延展。产品由单一再生原材料产品向中间产品 和终端产品发展,种类不断增多,科技含量有所提升。在废金属和废 旧家电回收处理中贵重金属和稀有金属的多重处理正在成长; 以铜材 为主料的漆包线生产、水暖器材加工正在起步;以塑料、铝等多种材 料为主的综合型精加工产品面世上市。 4、产业平台不断夯实。自 2003 年以来,共投入 4 亿多元,加强 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了沿江大道、龙舟路、东风路、市场路、安 置路,加上 S308 线和 107 国道,园区已基本构建了三横四纵的交通 网络,拓展园区框架面积 12 平方公里;同时完成了水、电、通讯及 绿化、美化、亮化等配套设施建设来自广东、上海、浙江福建、河南 等地的知名企业纷纷园区投资兴业。 5、服务机制逐步健全。循环经济是民本经济。汨罗市委、市政 府采取规范、引导和扶植政策,竭尽全力为再生资源产业提供优质公 共服务, 创造性地组建了再生资源行业信用协会, 财智会计咨询公司, 恒源资产管理公司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 架起了企业联系政府部 门和基地的“桥梁” 。开辟了“绿色通道” ,为再生资源行业老板发放 “绿卡” ,确保货畅其流。 (三)项目实施的社会意义 通过再生资源高效利用特色产业基地建设, 拓展和延伸再生资源 产业的产业链,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有利于充分发挥汨罗再生资源 集散市场的资源优势,强化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完善产 业配套,形成产业优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社会就业,同时可 2 以大大提高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量, 缓解全社会的资源约束矛盾和环境 压力。 (四)总体目标 湖南汨罗再生资源高效利用特色产业基地建设面积 5 平方公里, 到 2010 年实现再生资源回收量 200 万吨,加工量 105 万吨,实现交 易额 200 亿元,加工企业工业总产值 125 亿元。 (五)产业发展重点 通过基地建设, 促进汨罗再生资源加工利用技术快速提升形成四 大产业集群,即以长江铜业、衡联铜材、湘北铜业为龙头的再生铜产 业集群,以远东铝业,龙舟铝业为龙头的再生铝产业集群,以广友、 正利不锈钢为龙头的再生不锈钢产业集群,以平桂制塑、鑫盛铝塑为 龙头的再生塑料产业集群, 将汨罗建设成全国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 示范基地和交易原材料基地。 (六)主要建设内容及投资规模 本项目主要考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两大部 分,产业项目由企业自主投资、自主决策,项目总投资 95340 万元, 其中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投资 9170 万元,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85170 万元。 (七)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再生资源高效利用特色产业发展的工作, 一方面积极主动争取国 家、省、市科技主管部门加大指导和支持力度,一方面在汨罗市国家 3 循环经济试点领导小组和专家咨询委员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由汨罗 市科技局及其生产力促进中心和科技信息研究所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2、高效利用土地 园区规划范围内的土地,据不同用途,可以采取出让、租赁、作 价入股等方式运作。按企业性质及投资规模取得相应的土地使用权 证。禁止闲置或抛荒耕地。一年以上未动工建设的,应当按有关规定 交纳土地闲置费;连续两年未使用的,经原批准机关核准,依法收回 土地使用权。 3、广辟融资渠道 ⑴努力争取各级政府给予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 ⑵鼓励和引导银行积极开发新的金融产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